[发明专利]制造换热器的方法及其设备无效
申请号: | 91111463.7 | 申请日: | 199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086C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15 |
发明(设计)人: | 沃尼尔·伯驰尔特;翰斯·翰尼·万·克里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GEA气体冷却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26 | 分类号: | B23P15/2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蔡民军 |
地址: | 联邦德***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换热器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由带筋换热管(28)构成换热器(34)的制造方法,该换热管在外部热交换介质流动方向上的尺寸通常要大于它的高度尺寸,在这一制造方法中,单独制造的散热筋(7)连续送到换热管(28)上,加筋后的换热管(28)要进行镀锌处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首先加工出具有L形横截面的散热筋(7),再根据换热管(28)的长度确定散热筋的数量,散热筋板(19)之间保持确定的平行间隔,散热筋脚(16)与剖分管(10)的外表面(22)相接触;
而后,散热筋(7)与剖分管(10)以同样的速度沿剖分管的纵向移动,并通过在剖分管整个宽度范围内与剖分管(10)和散热筋(7)的送进方向成斜角往复移动的熔焊束(23)(激光束、电子束),熔焊束从剖分管内壁射出,使之互相焊接在一起;
接着把两个加筋的剖分管(10)沿它们的长边(27)组焊成一个换热管(28),这样构成的换热管(28)最后进行镀锌处理。
2、一种由带筋换热管(28)构成换热器(34)的制造方法,该换热管在外部热交换介质流动方向上的尺寸通常要大于它们高度尺寸,在这一制造方法中,单独制造的散热筋(7′)连续送到换热管(28)上,加筋后的换热管(28)要进行镀锌处理,该方法的特征在于:
首先加工出U形横截面的散热盘(7′),并根据换热管的长度确定散热筋的数量,散热筋板(19′)之间保持确定的平行间隔,散热筋脚(16′)与一个剖分管(10)的外表面(22)相接触;
而后,散热筋(7′)与剖分管(10)以同样的速度沿剖分管的纵向移动,并通过一个在剖分管整个宽度范围内与剖分管(10)和散热筋(7′)的送进方向成斜角往复移动的熔焊束(23)(激光束、电子束),熔焊束从剖分管内壁射出使之相互焊接在一起;
加筋后的剖分管(10)被翻转180°,使空着的散热筋脚(16′)与另一个剖分管(10)的外表面(22)相接触,已加筋的部分管(10)与这第二个剖分管(10)一起以同样的速度纵向移动,通过一个在第二个剖分管(10)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往复移动的熔焊束(23)使空着的散热筋脚(16′)与第二个剖分管(10)焊接在一起,该熔焊束作用在第二个剖分管的内壁(21),其运动轨迹与剖分管(10)的送进方向或一斜角,随后将这个由散热筋(7′)起连接作用的联接单元(37)与另一个相同的联接单元(37)沿其长边(27)焊接组合为换热管(28),该换热管最后进行镀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散热筋板(19,19′)上冲出的间隔保持架(29),其长度尺寸大于散热筋脚(16,16′),并被弯曲到与散热筋脚(16,16′)平行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散热筋(7,7′)以相对于换热管(28)纵向非90°的斜角固定。
5、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或2所述方法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一个绕水平轴(2)不间断循环运转的支承带(3)具有一个水平输送面(4),支承带(3)侧面是围绕垂直轴(5)与支承带同步不间断运转的同步带(6),支承带的一端设置了散热筋(7,7′)供给装置(8),该装置通过离合器(32)至少与一个同步带(6)相连,在支承带(3)的运行方向(LR)上,筋片供给装置(8)的后面设置了剖分管(10)的送入机构(9),在支承带(3)的另一端是熔焊束(激光束、电子束)的相应装置(11),该装置发出的熔焊束(23)与支承带(3)的运行方向(LR)成斜角往复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支承带(3)、同步带(6)、筋片供给装置(8)、送入机构(9)和焊接装置(11)的运动状况均与受拉力(ZK)作用的剖分管(10)的送进速度有关。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筋片供给装置(8)包括了一个垂直的排筋槽(12)、至少一个分料齿轮(14)以及一个可用压缩空气(D)加载的压紧机组(15)。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送入机构(9)具备一个垂直于支承带(3)的运行方向(LR)动作的输送装置(2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熔焊束(23)移动平面的两侧设置了球面压紧导板(24)。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焊接装置(11)具有一个位于支承带(3)下面的辊式压紧托座(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GEA气体冷却器有限公司,未经GEA气体冷却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1146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