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共聚反应中有效控制分子量的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91100772.5 | 申请日: | 1991-0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322C | 公开(公告)日: | 1995-11-22 |
| 发明(设计)人: | 凯瑟林·安·胡格斯;格拉哈母·斯微夫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姆和哈斯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20/04 | 分类号: | C08F220/04;C08F222/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侯天军 |
| 地址: | 美国宾***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共聚 反应 有效 控制 分子量 工艺 | ||
1、一种用于制备水溶性共聚物的工艺,它包括共聚合以下单体:
(a)至少一种占单体总量3-25wt%的、每个单体分子含4-6个碳原子的单烯属不饱和二羧酸、这样的二羧酸酸酐及其盐;
(b)至少一种占单体总量75-97wt%的、选自每个单体分子含3-6个碳原子的单烯属不饱和单羧酸的共聚用单体;以及
(c)任意选加的无羧基的单烯属不饱和单体,其中a,b和c的重量百分数之和等于100,以及在水溶性聚合引发剂、铜盐共聚化缓和剂和中和剂存在下并在高温下进行所述反应,一旦所述聚合完毕,回收所述共聚物。
2、权利要求1中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工艺选自分批操作工艺和混合加料工艺,其中所谓的分批操作工艺是由下述步骤组成的:设置一个装有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二元羧酸的起始反应器,然后向其中在1至6个小时的时间里加进去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一元羧酸,和不含羧基的单乙烯化不饱和单体,水溶性引发剂和中和剂,所说有铜共聚化缓和剂包含在所说的起始装料中,作为一种单独的溶液或者它们的混合物加入到所说的反应中去,而所谓的混合加料操作工艺则是由下述步骤组成的:设置一个装有水的起始反应器,以基本上均匀的速度向其中逐渐加入作为单独的物料流或作为其混合物的所说的单体,聚合引发剂和中和剂,而所说的铜盐共聚化缓和剂可以包含在所说的起始装料中,作为单独溶液或其混合物在聚合反应过程中加入到所说的反应中。
3、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铜盐以1至200ppm这样的量存在,以所说的单体总量为基准计算。
4、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二元羧酸的浓度在5-23%(重量)的范围之间,以单体的总量为基准计算。
5、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二元羧酸选自马来酸、衣康酸、甲基富马酸、富马酸、柠康酸、它们的盐、酸酐及其混合物的化合物。
6、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二元羧酸是马来酸及其盐和酸酐。
7、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聚合反应在固体含量为20-80%的范围下进行。
8、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聚合反应在固体含量为30-65%的范围下进行。
9、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选自丙烯酸,甲基丙烯酸,乙烯基乙酸,巴豆酸和丙烯酰氧丙酸的化合物。
10、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单乙烯化不饱和一元羧酸单体是丙烯酸。
11、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所说的不含羧基的单乙烯化不饱和单体选自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异丁酯这样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烷基酯;丙烯酸羟乙基酯,丙烯酸羟丙基酯,甲基丙烯酸羟乙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羟丙基酯这样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的羟烷基酯;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酰胺,N-特丁基丙烯酰胺,N-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丙烯酰胺;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烯丙基醇,烯丙基磺酸,烯丙基膦酸,,乙烯基膦酸,丙烯酸二甲基氨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二甲氨乙基酯,甲基丙烯酸膦乙基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N-乙烯基甲酰胺,N-乙烯基咪唑,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醋酸乙烯基酯,苯乙烯,乙烯基磺酸及其盐,2-丙烯酰胺-2-甲基丙烷磺酸(AMPS)及其盐的化合物。
12、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引发剂浓度在0.5-20%(重量比)的范围内,以单体的重量为基准计算,而其中的引发剂选自过氧化氢,t-丁基过氧化氢,过硫酸钠,过硫酸钾,过硫酸铵,过磷酸钠,过磷酸铵,过磷酸钾和2,2-偶氮双(氰基戊酸)的化合物。
13、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引发剂浓度在1-10%(重量)的范围内,以单体的重量为基准计算。
14、权利要求1的工艺,其中pH值通过加入以单体混合物酸浓度为基准计算的30至80百分当量的碱使之维持在4到6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姆和哈斯公司,未经罗姆和哈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77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电偶检定炉
- 下一篇:芳香族聚醚醚酮共混物的制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