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备矾芳烃化物的改进方法无效
申请号: | 91100342.8 | 申请日: | 1991-0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38C | 公开(公告)日: | 1994-07-06 |
发明(设计)人: | 福斯托·卡尔德拉佐;吉多·帕姆帕洛尼;露西亚·罗彻;安哥勒·蒙利;弗兰西丝克·玛茨;伦佐·英沃尼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埃尼蒙特·安尼克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F9/00 | 分类号: | C07F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唐伟杰 |
地址: | 意大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芳烃 改进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制备钒芳烃化合物的改进方法。
钒芳烃化物为本领域中有用的化合物,尤其适用于制备烯烃聚合的催化剂。
因此,根据中国专利申请89107055.9(1989年9月9日),通过钒芳烃化物
与四氯化钛反应,得到固体催化剂成分。该催化剂成分和三烷基铝在乙烯聚合,或乙烯与C3-C10α-烯烃的共聚合中具有高活性。该反应在低压和低温下在悬浮液中进行,而当反应条件为高压、高温时,在管状反应器或应罐中进行,在高温下于溶液中进行。
制备钒芳烃化物的方法为已知技术,其记载于E.O.Fischer和H.S.KogLer的Chem.Ber.90250(1957)和F.Calderazzo的Inorg.Chem.3810(1964)中,用这些方法所得到的适用的反应产物的收率很低(总收率为15%),因此,从商业观点看其缺乏吸收力。
在中国专利申请90103521.1(1990年5月15日)中,记载了一种制备钒芳烃化物的方法,其包括:用金属或有机金属类化合物做还原剂,将钒芳烃碘化物还原,可通过氯化钒与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反应,得到一缩合物。
随后用碱金属碘化物处理该缩合物得到钒芳烃碘化物,根据上述专利申请中的方法所得到的钒芳烃化物总收率为50%。
本申请人发现,根据本发明,钒芳烃化物可以通过简单且先进的方法制备,该方法易于在商业水平应用,至少在优选的条件下、可以使其具有高的反应收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钒芳烃化物
的制备方法,其中,“芳烃”代表苯或单、二。或多-(C1-C5)-烷基取代的苯,其包括:
(a)通过将三氯化钒,金属铝和三氯化铝在选择的芳烃存在下反应,制备得到缩合物
(b)将所得到的缩合物用环或无环液体脂肪醚处理,使〔V(芳烃)2〕(+)还原为〔V(芳烃)2〕;及
(c)回收分离的钒芳烃。
本发明中生成钒芳烃化物的反应如下式表示:
在本发明方法的步骤(a)中,三氯化钒、金属铝、三氯化铝和芳烃在反应条件下互相接触混合,适用于该目的的芳烃例如:苯.甲苯,对二甲苯和1,3,5-三甲苯,其中,1,3,5-三甲苯为优选。
反应在优选三氯化铝∶三氯化矾的摩尔比为0.33∶1~2∶1,芳烃∶三氯化钒的摩尔比为2∶1~10∶1,金属铝原子∶三氯化钒的摩尔比为1∶1~5∶1中进行。当反应按下列摩尔比进行时,可得到最佳结果,即:三氯化铝∶三氯化钒为1∶1~2∶1,芳烃∶三氯化钒为4∶1~10∶1,金属铝原子∶三氯化钒为1∶1~2∶1。另外,在所说的(a)步骤中,反应在100℃~130℃范围内进行2-4小时,优选的反应温度和时间分别为120℃~130℃,和2-3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埃尼蒙特·安尼克公司,未经埃尼蒙特·安尼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1100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