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无效
| 申请号: | 90221803.4 | 申请日: | 1990-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959U | 公开(公告)日: | 1991-05-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林 |
| 主分类号: | A61J3/06 | 分类号: | A61J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741000 甘肃省天***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全自动 高效 搓丸机 | ||
1、一种全自动双向高效搓丸机,由蜗轮挤压制条机构(1)、速控及送条机构(2)、切搓机构(3)、喷液机构(4)、送粉机构(5)、电控系统(44)组成,其特征为:
A.蜗轮挤压制条机构(1)采用蜗轮(21)与蜗杆(22)的配合,蜗轮轴上装有传动齿轮(20),该齿轮与轴上装有喂料翻板(19)的从动齿轮(20)相配合,蜗轮轴依次同止推轴承(23)和离合器(24)相配合,离合器(24)与螺旋推进轴(25)相配合,螺旋推进轴(25)另一端与内侧开有圆弧槽的支座盖(26)相配合,其两侧通往位于该机构外壳上的药条出口(6)。
B.制条机构(1)的药条出口(6)之后为速控与送条机构(2),该机构有测速电机(14)装于药条出口(6)外,测速电机(14)之后,在被送药条的上下位置装有光测装置(15),随后为传送带(17)。
C.切搓机构(3)装有一个蜗杆(41)与两个蜗轮(31)组成的蜗轮组,在两个齿形刀轮轴(43)的一端各装一个直径相同、转速相反的齿形刀轮(27),蜗轮(41)通过滚珠轴承(42)与齿形刀轮轴(43)相配合,齿形刀轮轴(43)上装有压缩弹簧(34)、位移导向套(29)、(35),齿形刀轮轴(43)另一端与偏心轮轴(38)上的偏心轮形成间接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螺旋推进轴(25)可用铸钢、铸铝或铸铜制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速控与送条机构(2)的测速电机(14)直接装在药条出口(6)外,光测装置(15)位于药条的上下位置,紧靠测速电机(14)之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光测装置(15)为红外光电接收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切搓机构中,滚珠轴承(42)内壁沿轴向均匀分布有三条圆弧槽,有与其相配合的齿形刀轮轴(43)上对应均匀分布有三条圆弧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主电机为双轴伸电机,其一端通过皮带轮(8)与制条机构(1)的蜗杆(22)相联接,另一端通过皮带轮(9)与切搓机构(3)的偏心轮轴(38)相联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向全自动高效搓丸机,其特征为:速控及送条机构(2)中传送带(17)为倾斜式或者水平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林,未经李树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22180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