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铁路钢轨轨缝自动补偿连接法无效
| 申请号: | 90109344.0 | 申请日: | 1990-1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212A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建钢 |
| 主分类号: | E01B11/20 | 分类号: | E01B11/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5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钢轨 自动 补偿 连接 | ||
本方法属于作业和运输的铁路技术领域里的一种铁路轨道连接方法。
铁路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大动脉。目前国内外已利用了无缝线路,但这种无缝线路在每隔一定距离(800~1000米)的地方还是有轨缝存在。使轨道与车辆之间仍然存在撞击现象。这种轨道在铺设时须在锁定温度下进行。否则就得使用加热器或压缩器。另外这种轨道上必须装足够的防爬器来阻止轨道的伸缩,这使本来就受到车轮反碾压撞击和摩擦等负载力作用的轨道又增加了一种负载,使轨道的寿命受到影响。
所以要充分发挥铁路的作用,就必须有一种轨道连接安全可靠并且能消除轨缝的连接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轨道轨缝自动补偿的方法。其特征是:用左右两个具有α角度的尖轨1和2,分别与左右两正常轨连接或焊接,使两尖轨所形成的轨缝为梯形,用一形状与当地最低气温下两尖轨所形成的梯形轨缝全等的补偿轨3来填补这个梯形轨缝,两尖轨1和2以及补偿轨3的轨腰4与轨颚5,轨底6所成的夹角为直角,连接头处的上述三部份用一块内侧夹板7和二块左、右外侧夹板9、10配以螺栓12连接。所用的夹板7、9、10与两尖轨1、2以及补偿轨3的轨颚5、轨底6、轨腰4各面相吻合。在补偿轨3的轨腰上有轨腰齿8,左、右外侧夹板9、10上有与轨腰齿8相咬合的齿槽11,轨腰齿8与齿槽11的咬合面与轨道方向形成的夹角也为α角,内侧夹板7的厚度与轨额的宽度相等,为了加强尖轨尖端的承受压力的强度,可将左右两尖轨1、2和补偿轨3的内侧轨腰加厚。直至与轨颚并齐,内外侧夹板7、9、10以及尖轨1、2补偿轨3的开孔方式是:保证两尖轨1、2相对内夹板7能有热胀冷缩的运动。左、右外侧夹板9、10分别能随同左、右尖轨1、2作伸缩运动,两尖轨1、2以及补偿轨的角度可由α起遂段增大。
本方法优点在于:1、使普通两轨连接法在轨道纵向留下的轨缝完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车辆运行无影响的,只在热膨胀时,在轨道内侧的连接处有一个梯形或三角形小缺口,这样就起到车辆在两钢轨上平缓过渡的作用。2、消除了轨道打击现象,可提高车辆和轨道使用寿命。3、减少了轨道阻力,可提高车辆运行速度。4、并且这轨缝连接方法简单。5、本方法轨缝的补偿是利用钢轨本身伸缩进行自动进行的。即左右两尖轨1和2在钢轨热胀时,将补偿轨3推出,使补偿轨3产生一个垂直于轨道方向的位移量,其大小为(1/2sinα×相对当地最低气温的膨胀量。)当冷缩时,左右两钢轨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左右两个外齿槽夹板9和10一起向收缩方向运动,通过补偿轨轨腰4上与两个左右齿槽夹板9和10上的齿槽11相咬合的轨腰齿8使补偿轨向轨道内侧移动。因齿槽11与轨腰的咬合面与轨道方向的夹角与尖轨角度α相等,所以保证了轨缝的增减量与补偿轨3的补偿量相等。6、因为轨缝可以自动补偿,所以能在任何温度下连接而不需要加热器等设备。
说明书附图所示轨缝为当地最低气温时的补偿轨补偿结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B-B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内侧轨腰与轨颚并齐的分散图与旋转90度的剖视图。
1是左尖轨;2是右尖轨;3是补偿轨;4是补偿轨腰即轨腰;5是轨头下颚即轨颚;6是轨底;7是内侧夹板;8是补偿轨轨腰齿即轨腰齿;9是左外侧夹板;10是右外侧夹板;11是外侧夹板齿槽;12是螺栓。
实施例将两尖轨1、2对接,留下安装时温度下的轨缝,即两尖轨尖端相距量为:(最高温度下钢轨长度-安装温度下钢轨长度)再将补偿轨3放入轨缝。用内、外侧夹板7、9、10配合螺栓12连接即可。为了使轨缝处补偿轨3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可在轨枕与轨道之间增加面积适当大的垫块。在连接处的轨道外侧可以用轨撑或轨距杆防止补偿3向外侧偏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建钢,未经王建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93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按键式电子电话机
- 下一篇:一种治疗牲畜疥癣病软膏的配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