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弯拱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90108563.4 | 申请日: | 1990-09-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008C | 公开(公告)日: | 1999-04-21 |
| 发明(设计)人: | 老维廉姆·斯切斯特;小维廉姆·斯切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老维廉姆·斯切斯特 |
| 主分类号: | A47C7/44 | 分类号: | A47C7/44;A47C7/4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薛明祖 |
| 地址: | 奥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构 | ||
1.带有一个包括压力部件和多个横向连接件或一体组成的总体压力部件以及至少一个与其接合的牵引装置和一个所属的用于该牵引装置的拉力机构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上部和下部区域,最好在总体压力部件的待弯拱部段的横向连接件处接合有一个或多个垂直的牵引或压力部件,最好是压力杆或钢丝,它们在总体压力部件的中轴线上或平行于中轴线而延伸。
2.按照权利要求1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框架,框架内安放可由至少一个调节装置操纵的压力部件,最好是压力条或压力面,并且框架的各竖直延伸部分是压力部件,它们的长度可由至少一个调节装置改变。
3.按照权利要求1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其上几处开槽的,重叠的或设计成波纹管形的拱体,至少在这几处由牵引部件起作用,并在拱体上有一个或多个拉力机构,用于打开或关闭这些区域,因而可沿各个所需的预设方向实现拱体的弯曲。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总体压力部件至少有两个竖向延伸的压力部件和一些与竖直部件垂直或与竖直部件成其它角度的横条,所述横条与竖直部件连接或做成与竖直部件成一整体,竖直部件有一个上部和下部条,或一个中间条。
5.按照权利要求4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延伸的压力部件是压力杆或压力面。
6.按照权利要求1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它例如在其下部区域有一撑杆或支承板。
7.按照权利要求4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各压力部件之间或者以平行于各压力部件的方式设有一牵引或助压条,或设有锁条。
8.按照权利要求1或6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总体压力部件是一隆起板。
9.按照权利要求8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隆起板是密实的并且厚度均匀,或者在某些地方厚度为不均匀的、刚性的、多孔的或格栅状的,这样,在弯拱期间,可得到环状或任何其它选定的弯曲形状,或者可以吸收外力或内力,或以相等的或不等的强度,刚性地或弹性地支承在各个点上。
10.按照权利要求1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拉力机构由至少一个拉力锁组成。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利用一个手轮、一个杠杆、一个滑动装置或类似装置操纵拉力锁,该拉力锁装有自锁装置、快速闭锁装置或利用其本身的弹簧力。
12.按照权利要求10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牵引部件是与拉力锁相接的一根或几根钢丝、牵引杆或辐条,利用这些部件将一个或多个牵引部件悬挂在端条、压力条、牵引或助牵引条上,其它的牵引部件悬挂在支承板或另外一个端条、交叉条、压力或助压条上。
13.按照权利要求1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弯拱机构本身的拐角区域有弹簧、钩、钢丝、窄条,该机构利用这些部件悬挂在框架内、或外壳内、或靠背或任何其它结构的表面。
14.按照权利要求2的弯拱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由具有外壳或表面的刚性框架或长度可调的框架限定的区域内,设置两个或多个基本上竖直延伸的拉力钢丝、窄条、横杆或类似物、它们弹性地或刚性地连接到框架、外壳或类似物上,并且压力部件利用滑动部件可动地设置在那些拉力钢丝、窄条、横杆或类似物上。
15.按照权利要求14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拉力机构连到一个在框架区域内基本上水平延伸的摇杆上,在该摇杆的一个外端区域和摇杆的中间及摇杆的另一外端区域连接有压力部件、锁闭部件、横向部件、端部件、辅助或牵引部件,这些部件有选择地接合在总体压力部件的上部或下部。
16.按照权利要求14或15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拉力机构是至少一根弓形钢丝套筒拉索、或一根钢缆或软管或钢带或链式绞盘,该机构最好由线性电机、或线性驱动器或杆、丝杆、螺杆、绕索筒、绞盘来驱动,该机构直接接在总体压力部件上、或接在摇杆上或在一个或多个横条、助拉条、支承物或锁条上。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弯拱机构,其特征在于拉力机构包括一个通过轴销与摇杆相连的齿条,因此,由于牵引部件的布置,使齿条的运动造成压力部件的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老维廉姆·斯切斯特,未经老维廉姆·斯切斯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856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