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导体发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0105560.3 | 申请日: | 1990-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0373A | 公开(公告)日: | 1992-04-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建东 |
主分类号: | H02K55/00 | 分类号: | H02K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0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体 发动机 | ||
本发明是一种用超导体的强磁场及完全抗磁性作为动力的发动机,我们知道现在的交流、直流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向外输出功率,由于它们的电枢本身带有电阻,在电流过大时会发热,而且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为了克服上述交、直流电机的缺点,本人发明了一种无电能损耗的超导体发动机,所谓超导体就是把导体冷却到零下260℃以下时,导体电阻突然消失,电流可以在导体内长期不衰减保持下去,本世纪三十年代人们及发现了超导体另一基本特性,就是完全抗磁性(常称迈斯纳效应),经过大量的实验,只要样品处于超导态时,它就始终保持内部磁场为零,外部磁力线统统被排出体外的现象,称为完全抗磁性效应,人们还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可以对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作更为形象,深刻的说明,在一个浅平锅盘中,放于一个磁性很强的小永久磁体,然后,降低温度使锡出现超导态,小磁体竟然可飘然升起,这就是由于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使小磁体的磁力线无法穿透超导体,磁场受到畸变,使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浮力,人们利用超导体这一特性做成了超导磁浮列车、超导磁浮无摩擦轴承。为此,本人利用超导体的完全抗磁性做成个超导体发动机。
请参看说明书付圈;它的结构是超导体圆筒形的定子(1)通过外缘的螺孔用螺栓固定在低温容器(5)内,超导体圆柱形的转子(2)装入超导体定子(1)内,马蹄形或直线形的超导线圈磁体或永久强磁铁(3)它装在超导体转子(2)外缘四周上的马蹄形或直线形的槽孔(4)里,槽孔(4)的口部对准超导定子(1)的内壁,槽孔(4)与转子(2)的外缘近似平行或与转子(2)的中心轴(6)近似垂直。为了增加动力可在转子(2)园柱上并排多安装数个马蹄形或直线形的超导磁体或永久磁铁(3),另外有种结构就是把马蹄形或直线形的超导线圈,磁体或永久强磁体装在马蹄形或直接形的超导材料做成的管子里,然后,用环卡通过螺栓固定在金属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做成的转子外缘四周,同样,也是管子口对准超导体定子内壁,超导转子(2)的中心轴(6)通过低温容器(5)的侧壁上的轴孔与外界相联,中心轴(6)上有两个正负外电刷与超导线圈(3)的引出线相联;超导体发动机工作原理是把低温容器(5)通过压缩机充入液氦、液氢、液氦等强低温液体,使超导定子(1)、转子(2)、电磁线圈(3)出现超导态把超导电磁线圈(3)充电产生几万高斯的强磁场,由于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那么,超导电磁线圈(3)的磁力线无法穿透槽孔(4)的内壁,只有通过槽孔(4)的口部全部涌向超导定子(1),对超导定子(1)的内壁产生很强的排斥力,由于超导定子(1)被螺栓固定在低温容器(5)内,这样,超导电磁线圈(3)就会受到排斥带动超导转子(2)向外界做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建东,未经李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010556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凹凸互控式军棋自动裁判装置
- 下一篇:水泥人造花岗石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