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无效
申请号: | 89208340.9 | 申请日: | 1989-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5431U | 公开(公告)日: | 1990-04-04 |
发明(设计)人: | 杨锦隆;李忠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锦隆 |
主分类号: | B23P13/04 | 分类号: | B23P13/04;B24B7/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永来 |
地址: | 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确 切断 端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模用冲头及塑胶模用弹料焊之类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尤指系提供一种能便于迅速作一焊材之精确长度切断工作,而又可兼作该被切断后之焊材之端面磨平动作之焊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
按的前之业者为作冲模头或塑胶模之弹料杆等杆材之切断或截短工作,均系以一般砂轮切断机、锯床或车床等机具为之,切断之后再另以研磨机作其切断端面的磨平与磨至所需的精确长度工作。然而,在以前述方式作该杆材之切断与磨端面工作,是不易控制恰好所需之精确长度,往往经反复之丈量与数次之研磨,仍无法达到所需之精确长度;尤其,有时更会发生其所研磨之杆材端面,并未与其之轴中心成垂直,甚或是将杆材研磨成过短等的现象而导致报废等情形,而无法使用,必须重新做切断、研磨新杆材之工作,耗时、费事又浪费材料。
鉴于目前并无专门作冲模之冲头或塑胶模之弹料杆等杆材之精确切断或截短与端面磨平工作之专用机具,而以传统之方式又有上述之缺点,为此,进行研究与试制试用,于是创造出本实用新型的 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的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可同时完成一杆材之精确切断与端面磨平工作。
本实用新型冲模用冲头及塑胶模用弹料杆之类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主要系由:于一机壳中装置一组驱动装置、一组切断装置、一组端面研磨装置及一组杆材夹持装置等装置所组成;其主要系将其杆材夹持装置之操纵杆,置于机壳壳体右侧壁上之“T”型槽孔中央位置,并沿该槽孔作向右水平方向摆开动作,即可令该操纵杆杆体前端之弧形凸轮片作顶开副夹座座体作张开其夹口的动作,而可将一杆材置入前述钳夹式夹具之两夹口间,再将前述操纵杆杆体摆回还原至原位位置,并分别沿前述“T”型槽孔先作向上提动位移动作后再作向下压动位移动作,即可令其杆材夹持装置之钳夹式夹具,夹持该杆材先接受切断装置之精确切断之后,又接受端面研磨装置的确精确研磨其切断后之端面动作,而可同时完成一杆材之精确截短或切断与端面磨平工作为其特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具有使用方便,省时省料的优点。
兹就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如下详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之平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之正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之左侧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之右侧面图。
图5、图5-1及图5-2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掀开机壳后盖后之三种不同实施例背面图。
图5-3为图5-1中之A-A′部分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之杆材夹持装置部分立体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之定位尺装置中之定位尺部分正面图。
图8、图8-1为本实用新型定位尺装置中之定位尺部分横断面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尺装置中之定位尺部分平面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杆材夹持装置之主夹座夹腭上所装置的筒形砂轮整平装置部分横断面图。
图11、12、1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之作夹持杆材、作切断杆材及研磨杆材端面之纵断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位于切断装置与端面研磨装置位置之横断面图与作夹持或释放杆材动作之示意图。
图15、16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砂轮片驱动轴之锁固切断砂轮片部分纵断面放大详图及其部分正面图。
图17为锁定枢装定位尺杆之定位螺钉放大详图。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之杆材精确切断与磨端面机,主要系由:于一机壳1中装置一组驱动装置2、一组切断装置3、一组端面研磨装置4及一组杆材夹持装置5等装置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锦隆,未经杨锦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208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