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桃潜蛾性信息素合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9106425.7 | 申请日: | 1989-08-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651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康;温宏彦;成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9/22 | 分类号: | C07C9/22;C07C19/045;C07C19/02;C07C3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师范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思渝 |
| 地址: | 10087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桃潜蛾性 信息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桃潜蛾性信息素合成方法的改进。
桃潜蛾是一种为害严重的果园害虫。由于其幼虫一经产生便钻入叶子内部,发生时期和规律不易搞清,用性信息素诱测成虫发生消长规律,甚至直接诱杀成虫,对指导防治或直接杀灭害虫很有意义。1984年,日本Hajime Sugie等人首次分离鉴定了桃潜蛾的性信息素结构为14-甲基-1-十八碳烯。1985年,日本Yoshiaki Manabe等人用十二碳二醇和2-甲基-1-己醇为初始原料进行了人工合成(Yoshiaki Manabe et al.Agric.Biol.Chem.49(4)1205,1985)。但是,十二碳二醇和2-甲基-1-己醇售价高,国内不易得到,合成路线并不简短,产率也偏低(全合成产率为2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新的合成方法,使用廉价易得的初始原料,较为简短的路线,得到较高的产率。
本发明以癸二酸和2-己醇为初始原料,经过如下反应步骤:
1、用2-己醇与氢卤酸(HBr或HCl/ZnCl2)于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合成原料2-卤己烷(Ⅰ);
2、将癸二酸用LiAlH4还原成癸二醇(Ⅱ'),然后与氢溴酸反适应,加热条件下生成合成原料1,10-二溴癸烷(Ⅱ);
3、以无水THF为溶剂,用镁屑与合成原料(Ⅰ)制成2-卤己烷的格氏试剂(Ⅰ'),然后以Li2CuCl4为催化剂,无水THF为溶剂,于0~5℃,用该格氏试剂与合成原料(Ⅱ)反应,制成中间产物11-甲基-1-溴十五烷(Ⅲ);
4、以无水THF为溶剂,用镁屑与中间产物(Ⅲ)制成11-甲基-1-溴十五烷的格氏试剂,然后以Li2CuCl4为催化剂,无水THF为溶剂,于0~5℃,用该格氏试剂与烯丙基氯反应得到目标产物(±)14-甲基-1-十八碳烯(Ⅳ)。
其反应式为:
由于2-溴己烷格氏试剂(Ⅰ')在四氢呋喃(THF)中溶解度较小,室温下有白色晶体析出,影响其低温下与合成原料(Ⅱ)偶联反应的均相进行,使反应产率降低,而2-氯己烷格氏试剂(Ⅰ')在THF中溶解度极好,即使在0℃下也无晶体析出,可使偶联反应产率提高(与溴比,提高产率10%)。因此,合成原料(Ⅰ)优选2-氯己烷,即用浓盐酸在无水ZnCl2存在下与2-己醇反应制得合成原料(Ⅰ)。
在合成中间产物(Ⅲ)的格氏偶联反应中,为使反应单取代,即2-卤己烷格氏试剂只与合成原料(Ⅱ)的一端反应,最好使(Ⅰ')与(Ⅱ)的摩尔比为1∶1.5。由中间产物(Ⅲ)的格氏试剂与烯丙基氯偶合生成目标产物(Ⅳ)时,为了使(Ⅲ)充分反应烯丙基氯最好过量2~4倍。
在合成中间产物(Ⅲ)以及终产物(Ⅳ)的格氏偶联反应中,过量的催化剂Li2CuCl4反而使格氏试剂损失掉,导致反应产率降低。适合的Li2CuCl4用量为反应中相应格氏试剂摩尔数的2.0~4.0%。
产品的高纯度是其诱蛾活性的必要条件,对中间产物(Ⅲ)和目标产物(Ⅳ)采用加压快速层析法纯化可取得较好的活性效果。
合成过程中具体的反应条件和操作如下:
制备合成原料(Ⅰ)时,要使用48%的氢溴酸或浓盐酸、新制的无水ZnCl2与2-己醇加热迴流3~6小时,并经过水蒸汽蒸馏,洗涤,干燥,过滤,常压下蒸馏等过程。
由癸二酸制备1,10-癸二醇(Ⅱ')时,要求将癸二酸的无水乙醚溶液滴加到含有LiAlH4的无水乙醚中,微沸状迴流10~20分钟,并经分解过量的LiAlH4,洗涤,干燥,减压蒸馏等过程。得到1.10-癸二醇(Ⅱ')后,再用48%的HBr加热迴流4~6小时,经洗涤,干燥,过滤,高真空蒸馏而得到1,10-二溴癸烷(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师范大学,未经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64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取代N-(喹啉-2-基-甲氧基)苄基磺酰脲
- 下一篇:吡咯并喹啉类化合物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