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飞机降落安全控制机无效
申请号: | 89102492.1 | 申请日: | 198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7A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26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治华 |
主分类号: | B64D25/00 | 分类号: | B64D25/00;B64D45/04;B64C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3 台湾***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机 降落 安全 控制 | ||
按一般之飞机救生安全装置,诸如降落伞或机座弹射装置,仅限于飞机驾驶员或其他乘机人员之救生装置,而对于一般飞机乘员却无保障。一次意外空难事件,除了数名优秀人员伤亡外,加之一架飞机之损毁,对于该飞机所属机构亦是巨大之损失,又诸如降落伞或机座弹射装置,均属个人之逃生装置,对于一般之飞机失控紧急事件,却无法提供乘机人员一一逃生,而无法达成救生安全的目的,有鉴于此,一种避免飞机坠毁,以保障全机人员生命财产及飞机本身安全装置,为当今世界上迫切所需者。
本发明之主要目的,系设于飞机重心或转矩平衡点之相关位置,设计一贴覆于机壳表面之螺旋桨,于飞机失控制状态,仍能以该螺旋桨旋转产生旋转,使飞机安全降落而不影响飞机飞行。
本发明之次一目的,系利用变速齿轮带速齿轮使螺旋桨旋转,形成有档位之安全降落控制机。
本发明之另一目的,系利用电路控制装置,拉出固定螺旋之安全罩插销,同时启动油压装置使螺旋桨10秒种达到预定旋转之功能。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详细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与附图。
图一系本发明螺旋桨贴覆机壳表面时之表面不影响飞行结构示意图;
图二系本发明螺旋桨升至定位时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三系本发明之外观透视图;
图四系本发明另一实施具有两层螺旋桨之外观透视图。
供参考与说明用,而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做任何限制者。
请参阅图一所示,系本发明螺旋桨贴覆机壳表面结构示意图,一螺旋桨(1)系设于飞机重心或转矩平衡之位置,且具有数桨叶(10)(本实施例为二片桨叶(10),如图三本发明之外观立体透视图所示),机壳(2)内侧传动轴(3)之末端为一轴基(4),该轴基(4)呈一直径略大于传动轴(3)之圆柱体,且与推动轴(3)一体成形,一轴基套(5)将轴基(4)之四周及上下侧紧密套合,唯推动轴(3)贯穿轴基套(5)之顶端,轴基套(5)下接油压缸(6)用以撑起轴基套(5),轴基套(5)内壁四周布设滚珠(51)而贴于轴基(4)四周,使轴基(4)得以在周轴基套(5)内做高速旋转而不虞磨损。
本发明之变速机构,于图一之实施例中,系以三段变速齿轮简易达成者,变速箱(7)内推动轴(3)上设有一档传动齿轮(31)与二档传动齿轮(32),主动轴(8)上设有一档主动齿轮(81)与二档主动齿轮(82),该一、二档主动齿轮(81)、(82)内径设有内齿轮(图中未显示出来)与主动轴(8)外径之外齿轮(83)相互嵌合,使一、二档主动齿轮(81)、(82)可于主动轴(8)上滑动,且可做同轴旋转,主动轴(8)下接马达(13)为动力来源;一、二档操纵叉(91)、(92)分别插入一、二档主动齿轮(81)、(82)外径两侧,且接于一支撑杆(9),该支撑杆(9)以油压方式可将一、二档操纵叉(91)、(92)上撑或下拉,以带动一、二档主动齿轮(81)、(82)分别嵌入或脱离一、二档传动齿轮(31)、(32),达到变速换档功能本发明亦可利用电力变速及自动排档原理变速,副油压缸(12)系接于支撑杆(9)下方;又主油压缸(6)推动轴基套(5)与副油缸(12)推动支撑杆(9)做上、下运动,均有上死点与下死点,使螺旋桨(1)得以升降到固定高度,且主动齿轮(81)、(82)与传动齿轮(31)、(32)可精确嵌入或分离,平常不使用时,螺旋桨(1)系覆贴于机壳不影响飞机飞行(2)外侧表面,(其外观如图一所示),并于各桨叶(10)末端机壳,(2)表面设有固定罩(11)将螺旋桨(1)固定,该固定罩(11)于机壳(2)内侧设有插孔由插销(112)插入而固定插销(112)各具一拉线(图未显示),该拉线(13)由驾驶舱控制,按下设定之紧急按钮可藉拉线将插销(112)拉出,同时启动主油压缸(6),且该固定罩(11)外形系依线设计而与机壳(2)密合,对于一般正常飞行时,不受影响,且不与螺旋桨(1)脱落。
对于启动拉线之动力来源,启动主、副油压缸(6)(12)及马达(13),本发明以習用之电路控制装置达成,该电路控制装置置于驾驶座前之相关位置上,并设定相关按扭分别控制拉线同时启动主油压缸(6)、副油压缸(12)及马达(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治华,未经张治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9102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结构木弯柄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电脑控制膈肌功能测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