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化气体点火器无效
| 申请号: | 88107087.4 | 申请日: | 1988-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411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9 |
| 发明(设计)人: | 爱克赛维尔·鲁弗拉斯·凯佩拉 | 申请(专利权)人: | 桑达科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Q2/16 | 分类号: | F23Q2/16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刘志平 |
| 地址: | 西班牙***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气体 点火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化气体点火器。该点火器具有:一个带液化气体贮液器的框体或主体;一个排气烟筒,气流可在贮液器和烟筒之间上升;由一个孔盖,即一种不可调节的气流速率限制器组成的截流装置;以及将气流从贮液器内导向截流装置的导流装置。
在一般的点火器内,由于组装过程非常复杂和原材料的性能参差不一,使气流的速率产生变动,从而使火焰偏离所需高度。温度也会产生影响,这是由于贮液器内气体压力的变化引起温度的变化,从而使火焰高度偏离工厂的标准值,经常超出对使用者应有的安全限度,或超出点火器合理操作的限度。许多国家对火焰的高度有一个法定的限制,并且习惯上使用ASTM在F-400-85标准(1985年11月)中推荐的数据。
上一代的点火器(没有气流速率控制装置)采用微孔隔膜(在“Celgard”生产的2400型和2500型点火器中几乎全都采用这种隔膜)来限制气流,这种点火器具有刚才提到的那些缺点,也还存在着由于微孔隔膜的易碎性所造成的组装方面的困难,并由于隔膜的不一致性(厚度为0.025mm,撕裂强度为1.4kg/mm2),以及由于它的性能随温度而变化,在使用中性能很不稳定。在点火器脱落后,对使用者存在着危险性的高火焰现象也是比较典型的,这种现象是由于隔膜受到大量液化气体的瞬时的水击作用而破裂的结果。
对这个问题传统的解决办法是对点火器提供一种限制气流速率的可调装置。不幸的是,这种解决办法会增加产品的价格,并且只是在有害的现象发现后才去调节火焰的高度。
已知某些气体点火器采用可调节压缩程度的纤维片或多孔材料(US-P-1737037)或采用微孔隔膜(FR-P-2,613,638和US-P-4496309),或采用以一种特殊的方法(FR-P-2,450,418)烧结或压实的材料来限制气体的流动。所有这些步骤都是从一个共同的基本点出发的。由于过去就未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取得一种工业上可用的量具或标准器以校准横截面和尺寸非常小的单一孔径,因此上述各种不同的工艺方法都只得将大量的流动孔道叠置起来,各孔道的单独的流体动力性能是不知道的,但其总的性能,即在给定的气流面积或表面上的综合性能可作为平均值用于点火器。(从所述系统的纯统计概念上来看这是带有一种不可避免的离散性的)。根据这种概念,气流横截面又把一个新的变化因素引入了气流速率中,因为这种截面必竞是具体的,在其制造过程中势必产生一些变化和偏差。
所有生产上述气流限制元件的工艺是复杂的,加工的产品常常超出公差范围,在全部产品中仅很小一部分是可用的。微孔隔膜在控温的滚轧过程中通过二维压延经受显微拉伸,最后形成一种相当薄的膜片,以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孔隙度。不难想象,这种操作和后处理都是相当困难的,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烧结的气流限制元件的孔隙率是非常低的,这种情况对用在过滤器和分离器技术领域的元件是正常的,而且这种生产方法也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火器以消除上述缺点,并改善气流速率的稳定性。这种点火器的气流限制器和导流装置由一个单管构成,管长大于5mm,单管至少有一个纵向通道,单个或多个纵向通道总气流横截面在0.03和0.002mm2范围以内。单管直接或通过插入的支承件与点火器主体作气密性配接。
限制管使点火器比传统的点火器更为可靠和实用,因为本发明提供的点火器是较结实的,气流的离散性较低,并且对温度的变化也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由于元件便宜和组装简单,所以成本明显下降。
本发明点火器的其它优点和特征将参照以下最佳实施例和附图予以描述,但本发明不受此限。其中:
图1,表示通过液化气体点火器阀门的轴向剖面图,该剖面通过点火器主体和限制管,
图2表示类似于图1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视图;
图3a-3f表示限制管断面的例子。
点火器包括一个主体2,在图中仅表示了点火器与阀门邻接的那些部件。参见图1和2,不难理解,主体2向下伸展并伸入液化气的贮液器4内。
主体2还具有管状部分6,后者又具有凸起部分8和部分10,部分10伸入贮液器4内,管状部分6最好呈圆柱形,并具有连续的纵向通道12,通道12可以有不同的直径或相同的直径,在管状部分6内设有阀门。在阀门开启时,可燃气体即从贮液器4中流出,在下文将采用“上游”和“下游”的术语,分别表示朝着贮液器4流动的方向和相反的方向。
最好,支承件14至少应与管状件6的部分10作气密性接合,最好在部分10的上方有一个台阶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桑达科公司,未经桑达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70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止胶片在照相机中二次曝光的方法
- 下一篇:新型双相稀土永磁合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