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3414.2 | 申请日: | 1988-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8700B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21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好政;本藤昌雄;田中正志;朝日明产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秋田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丽琴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块状 担子 栽培 方法 | ||
1、一种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a)将培养基装填入栽培瓶内;
(b)在培养基当中钻打一种供植菌用和流通空气用的孔道;
(c)对培养基进行杀菌;
(d)在培养基上接种种菌,进行菌丝的培养;
(e)在完成培养之后,将一部分种菌移开,以形成栽培床;
(f)形成栽培床以后,在生长室中繁殖菌丝,使栽培床上生成许多突出状的菌丝组织的原基;
(g)在原基生成后,在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剩条件下,使子实体的生长受到抑制,从而使原基生长肥大,并使之集结于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栽培瓶是一种广口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所述的培养基中钻打供植菌和空气流通用的孔道时,要使该孔道形成上部直径比下部直径大的形状,装填培养基时,使围绕在上述较大直径部位周围的培养基装填的比其它部位的更为松软,而且使培养基的上表面位于所述栽培瓶颈部的中段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所述种菌是使用预先用培养基培养菌丝,然后打碎成粒状,而且其粒度小于4.5mm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所述原基生长肥大阶段,将一种上部直径大于广口瓶瓶口直径的成形用圆筒装在该瓶口上,使菌丝在所述成形圆筒中生长,并按照该成形圆筒的内形形成菌丝块。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在所述菌丝块沿着所述成形圆筒内面生长肥大以后,将成形圆筒从该瓶口取下,并将所述菌丝块沿该瓶口切下,从而收获到根部呈切割面的块状担子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将一部分种菌移除,使所述栽养床表面位于瓶口下面2~5mm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栽培方法,其中,移开部分种菌时,使所述栽培床的中心部位略高于其边缘部位,并使所述培养基的表面暴露出来,所述培养基的边缘部份被装填的比较松软。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块状担子菌的培养方法,其中,将所述载培瓶倒置在有若干小孔的支持体上,以减少空气通过这些小孔流通至所述成形圆筒的空气量,通过这些小孔使成形圆筒的内部空间在原基生长肥大阶段形成缺氧和二氧化碳过剩的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秋田,未经株式会社秋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41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