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二酮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7104875.2 申请日: 1987-07-18
公开(公告)号: CN1031366A 公开(公告)日: 1989-03-01
发明(设计)人: 王庆兴;陈丽琴;杨美君;米良;程进;张莹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主分类号: C07C49/12 分类号: C07C49/12;C07C45/4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北京市海***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酮类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是关于β-二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该类化合物通式为,式中R为12-28C直链或支链烷基(如:C12,C14,C16,C18,C22等直链或支链烷基),1-18C的卤代烷基,1-18C羟烷基等;R为2-9C的芳烷基或环烷基(如苯乙基、2-甲氧基苯乙基、2-乙氧基苯乙基等)。

已知的最方便的合成方法是利用克莱森酮酯缩合反应,缩合剂可采用金属钠、醇钠、氨基钠、氢化钠等。采用氨基钠、氢化钠时,反应速度快,能合成R大于12C烷基或更复杂的β-二酮,收率也比用醇钠时要高得多(Orgarnic Reaction,VO1 8,P111,1954)但这类缩合剂本身合成困难,遇水易爆,在湿气中吸水分解放出NH3和H2,极不安全(Orgarnic Reaction VO1,98,1942),价格也高。而采用醇钠为缩合剂,危险小,副反应少,但一般只能合成R小于12C烷基的β-二酮,曾经试图合成R大于12C烷基的β-二酮,都没有成功,(Orgarnic Reaction VO1 8,P142,1954)。也有文章指出在克莱森缩合反应中,若采用不含醇的醇钠为缩合剂,可以得到最好的效果,但制备这种缩合剂是有困难的。(有机制备化学手册,中卷P138)。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容易制得的活性醇钠为缩合剂,解决了R大于12C烷基的β-二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使工艺操作简便,安全,收率和采用氨基钠和氢化钠时相同,并且所得产品价格低廉。

β-二酮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分离稀有金属、防止化妆品见光褪色,改善PVC树脂热加工时的初期着色。尤其,作为无毒热稳定剂与钙-锌系主稳定剂协同用于热加工吹制无毒透明瓶,片材及添加增塑剂的薄膜等,可用于食品包装。PVC无毒瓶特别适用于盛装矿泉水、果汁、低浓度酒类,酱油及食用油等。有体轻、抗冲击、价格低廉等优点。

本发明采用工业醇钠作为缩合剂。一般固体醇钠往往是以与一个醇分子相结合的形式存在,如甲醇钠以CH3ONa·CH3OH 形式存在。这种形式的络合物活性低,必须使其分解,提高活性,就可以制备R大于12C烷基的β-二酮类化合物。可以采用的醇钠有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等。分解采用的温度是80~170℃,最好是90-120℃。

在缩合反应中加入非极性溶剂,与非质子极性溶剂混合使用。非极性溶剂可用甲苯、二甲苯、溶剂汽油等,非极性与芳酮的克分子比为12~20,最好是13~18,非质子极性溶剂可采用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与芳酮的克分子比为0.1-1.5,最好是0.2-1.0。

本发明采用的反应温度为80-170℃最好是90-120℃,反应时间30分钟-6小时,最好是1-4小时。

以下实施例和比较例可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质和特点。

实施例2:

将150ml甲苯,3.9g(0.05mol)二甲基亚砜,5.4g(0.1mol)经活化的甲醇钠,15g(0.05mol)硬脂酸甲酯加入500ml三口烧瓶中,三口烧瓶连有滴液漏斗,搅拌器、温度计,格氏分馏柱,冷凝管及接受瓶,升温到110℃,由滴液漏斗滴加6g(0.05mol)苯乙酮,约20~30分钟加完,并在此温度下继续反应30分钟,反应完毕后,将反应物倾倒在乙酸-冰水混合物中酸化,静置分层,油层水洗至洗液PH值在6~6.5,减压蒸出甲苯,得到深黄色固体19.4g,再用95%乙醇重结晶,得到11.7g微黄色针状结晶,熔点57~58℃。经分析为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收率61.5%。

实施例2:

例1中二甲基亚砜改为加二甲基甲酰胺3.65g(0.05mol),其它操作实施例1,得到微黄色结晶11.6g,熔点57-58.5℃,经分析为硬脂酰苯甲酰甲烷,收率61.1%。

实施例3:

将5.4g(0.1mol)经活化的甲醇钠,3.65g(0.05mol)二甲基甲酰胺,150ml甲苯,10.7g(0.05mol)月桂酸甲酯加入三口烧瓶中,其它同实施例1一样操作,滴加6g(0.05mol)苯乙酮。最后得8.3g白色板状结晶产物,熔点50-52℃,经分析为月桂酰苯甲酰甲烷,收率47.7%。

比较例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化工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8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