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β-二酮类化合物的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87104875.2 | 申请日: | 1987-07-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66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王庆兴;陈丽琴;杨美君;米良;程进;张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7C49/12 | 分类号: | C07C49/12;C07C45/45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酮类 化合物 制造 方法 | ||
1、在非极性溶剂中,烷基脂肪酸酯类与芳酮类化合物进行克莱森缩合反应制备β-二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采用活化的醇钠为缩合剂制备通式为的β-二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式中R为12-28C的直链或支链烷基。1-18C卤代烷基。1-18碳羟烷基;R1为2-9C芳烷基。
2、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缩合剂是采用工业醇钠经加温活化,使成自由状态后使用。
3、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缩合反应中加入少量非质子极性溶剂与非极性溶剂混合使用。可用的非质子极性溶剂有二甲基亚砜,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等。非质子极性溶剂与酮的克分子比为0.1~1.5,最好是0.2~1.0。
4、按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缩合剂是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等。反应温度80~170℃,最好是90~120℃。反应时间30分钟~6小时,最好是1-4小时。
5、按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缩合剂是甲醇钠,乙醇钠,叔丁醇钠等。反应温度是80~170℃,最好是90-120℃。反应时间是30分钟~6小时,最好是1-4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化工研究院,未经北京市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487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表面的化学处理方法
- 下一篇:浮球式动力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