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沉井和沉箱工程的现场悬吊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3253 | 申请日: | 198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25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骅 |
| 主分类号: | E02D23/02 | 分类号: | E02D23/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鹏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沉箱 工程 现场 悬吊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沉井和沉箱工程的施工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港口工程建筑物,也适用于土木工程中由多个沉井或沉箱构成的建筑物的施工。
这里以港口工程为例进行比较和叙述本发明的特点。
一般港口工程建筑物,如码头(泊位),防波堤、护岸、岸壁等现有的建设方法种类较多,但都存在着适应性较差、建设费用大的问题。如现在广泛使用的沉箱施工方法,存在着以下缺点:(1)随着沉箱体积和重量的增大,其制造、下水、运输、就位和落床,均需大型预制厂(场)或船坞、大型专用船、大型浮吊等,使施工变得困难;(2)因沉箱重量大,运输时吃水深,往往受到船坞和航道水深的制约;(3)沉箱需设抛石基床,其土石方量和基床平整量大,不利于快速施工;(4)临时设施及大型专用设备多,造成施工费用高,且施工工序复杂。再如方块重力式和斜坡堤结构施工方法,也存在着缺点:(1)消耗石料多;(2)水深越大越不经济。另如钢板桩和钢板桩格体结构施工方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1)整体刚性差,大水深情况下施工困难;(2)在海水中有腐蚀问题;(3)在抗震性能方面有未知因素;(4)在岩基上或在外海施工有困难。还有钢制沉井结构施工方法,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一般说来不经济。
近来发展出一种属于沉井类的多式格体结构施工方法,比之上述方法有较大的进步。如(1)属于没有底板的壳体结构,整体性好,对抛石基床的平整要求不高,较易就位落床;(2)比之相同尺寸的沉箱,其重量轻拖航水深可小些,下水、拖航、就位及落床所需的设备能力也小;(3)由于多式格体的长度相当于3~5个沉箱组合的长度,因而减少了海上工作的次数,可以缩短建设周期,达到经济快速的目的。但此种施工方法也存在着某些缺点,如(1)还需设抛石基床和增加基床与多式格体间的水下灌浆措施;(2)拖航和就位落床的自动化工艺要求高,且拖航时需加大面积密封盖;(3)由于多式格体的重量相当于2~4个沉箱的重量,因而需要更大型的浮坞或浮吊(日本已为此建造了万吨级浮坞和四千吨级浮吊)。
上述港口工程建筑物施工方法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水面和水下作业量大,专业设备多,专业技术性强,受风浪水情影响大。
土木工程中沉井和沉箱工程的应用也很多,如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某些水工建筑物,取水构筑物、污水泵站、大型设备基础、地下构筑物的围壁等,均有采用沉井法施工。土木工程中沉井的施工,也需要较多的设备和设施、施工工序也很复杂。
本发明在现有沉井和沉箱工程的施工方法的基础上作了变革,适合于广泛的水域中和陆地上施工沉井和沉箱工程。而且基本上省掉了庞大的专用预制厂(场)和陆上设施、也不需大型浮吊、浮坞和其它专业船舶,只使用简单的起重设备和施工工艺,较小的场地和施设,便能以较快的速度,完成沉井或沉箱工程的预制和准确的落床下沉等工序,而省略了现有施工方法中的下水、拖航、就位等复杂工序。
附图一至六是用悬吊式平台施工沉井建筑物的工艺过程图,附图七是悬吊式平台准备吊起刃脚(也可是底部)的三视图,附图八是悬吊式架准备吊起刃脚(也可是底部)的三视图,附图九是沉井与钟形沉填套筒的配合及其刃脚的剖视图,附图十是沉井与柱形沉填套筒的配合及其刃脚的剖视图,附图十一是沉井防波堤断面图,附图十二是沉箱防波堤断面图。
本发明的要点在于:
1.如图一所示,在先平整好的填筑场地的预定位置上,放置先预制好的刃脚(3)、在其上组装悬吊式平台(1),将悬吊式平台(1)上的吊具(2)系住刃脚(3)为配重,並由吊具(5)和吊具(6)分别吊住1#沉井(8)的刃脚(3)和滑模(4),即可施工1#沉井(8)。施工土木工程沉井、顺岸式码头、护岸等与岸边相连的工程可如此施工。如属施工外海防浪堤,离岸式码头等工程,悬吊式平台(1)可先支承在船上或支承在用其它方法先下沉好的沉井(8)或沉箱(16)之上,以下施工即可按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进行。
2.如图二所示,将悬吊式平台(1)整体移至建好的1#沉井(8)上,用悬吊式平台(1)上的吊具(2)系住刃脚(3),而吊具(6)先吊起滑模(4),用船(9)将刃脚(3)运至滑模(4)之下,用吊具(5)吊起刃脚(3),使之与滑模(4)的中心对准,即可移走船只(9)完成施工准备。如属施工土木工程沉井,则刃脚(3)的运输可采用车辆等通常所用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骅,未经王家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安定剂
- 下一篇:耐压耐蚀复合管及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