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沉井和沉箱工程的现场悬吊施工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87103253 | 申请日: | 1987-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8710325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王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家骅 | 
| 主分类号: | E02D23/02 | 分类号: | E02D23/02 |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大鹏 |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沉井 沉箱 工程 现场 悬吊 施工 方法 | ||
1、一种用起重设备(1),可悬吊着预制加筋混凝土沉井(8)或沉箱(16)、並用起重设备(1)控制其就位下沉的施工方法,其特征是:在沉井(8)或沉箱(16)施工的现场,用起重设备(1)上的一套吊具(6)吊住滑模(4),以沉井刃脚(3)或沉箱底部(17)为底成型沉井(8)或沉箱(16),将完全成型好的或部分成型好的沉井(8)或沉箱(16)沉放在地基或抛石基床上,用系于刃脚(3)或底部(17)的起重设备(1)上的吊具(5)(也可是另一台起重设备上的吊具)控制其就位下沉,下沉过程中可用通常手段把沉井(8)下的泥沙取出同时向沉井(8)中填料,当一个沉井(8)或沉箱(16)下沉或沉放好后,起重设备(1)前移至新工作点上,即可按上述过程依次施工下个沉井(8)或沉箱(16)。
2、一种用于权利要求1的起重设备-悬吊式平台(架)(1),其特征是,自身没有设置配重,仅利用其吊具(2)系于做好的沉井(8)或刃脚(3)或其它重物上为配重,且悬吊式平台(架)(1)为一简单而稳定的钢结构平台(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按沉井(8)大小,在施工现场附近预制带有吊孔(7)和适合放置钟形沉填套筒(10)或柱形沉填套筒(15)的刃脚(3),及按沉箱(16)大小,预制带有吊孔(7)的底部(17)。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起重设备(1)的吊具(6)和吊具(5),也可是两台起重设备各自的一套吊具,分别吊住滑模(4)和刃脚(3)或底部(17),並保持它们同中心,也可用其它一般方法托住预制好的刃脚(3)或底部(17)並与滑模(4)同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刃脚(3)或底部(17)为底用滑模(4)制做沉井(8)或沉箱(16)时,既可将滑模(4)往上提升,也可放低刃脚(3)或底部(17),以形成继续成型的滑模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3、4、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沉井(8)内置入钟形沉填套筒(10)或柱形沉填套筒(15)。
7、根据权利要求1、3、4、5、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通常的方法将沉井(8)下的泥沙取出,同时向沉井(8)与钟形沉填套筒(10)或柱形沉填套筒(15)之间填料,使沉井(8)顺利下沉到设计深度,或将沉箱(16)在吊具(5)的控制下直接沉放在抛石基床上。
8、根据权利要求1、3、4、5、6、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以把下沉好的沉井(8)内的钟形沉填套筒(10)或柱形沉填套筒(16)取出。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吊式平台(架)(1),其特征在于按需要可安装多个吊点(12)及多种吊具(2)、(5)和(6)等,还有多台卷扬机,並可用其施工沉井(8)或沉箱(16)上部其他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2、9所述的悬吊式平台(架)(1),其特征在于可利用自身的设备移到新的工作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家骅,未经王家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32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安定剂
- 下一篇:耐压耐蚀复合管及制造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