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续种子搅拌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7101379.7 | 申请日: | 1987-09-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89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绍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铝厂 |
| 主分类号: | C01F7/14 | 分类号: | C01F7/14 |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杨思明 |
| 地址: |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种子 搅拌 分解 生产 氧化铝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生产砂状氧化铝的工艺方法。
中国85102276号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烧结法精制液制取砂状氧化铝的方法,该法采用特别制备的砂状氢氧化铝作晶种,通过间断的种子搅拌分解方法生产砂状氢氧化铝。在用碳酸化分解法制备砂状氢氧化铝晶种时,浆液温度控制在73-77℃为佳,由于碳分过程系放热过程,若实现浆液的温度控制需另设降温手续或设备。此外,采用间断的种子搅拌分解法,设备利用率低,操作繁杂,产品成本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碱-石灰烧结法氧化铝生产过程中采用连续种子搅拌分解生产砂状氧化铝工艺,其晶种制备过程中不需控制浆液温度。
本发明的流程分三个工序:以砂状氢氧化铝作晶种进行铝酸钠精制液的种子搅拌分解,分解后浆液的过滤和洗涤,氢氧化铝焙烧。
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是,种子搅拌分解过程在串联种分槽系列内连续地进行。
附图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结合附图将本发明的工艺流程详述如下:
烧结法铝酸钠精制液(1),其氧化铝含量90-110克/立升,αk1.45-1.55,温度70-80℃。(1)与碳分砂状氢氧化铝晶种(2)连续送入串联种子分解槽系列(3)的第一槽内,晶种比可为0.8-1.2。为提高产品砂状氧化铝的机械强度,需强化第一种分槽和第二种分槽内的搅拌,可采用压缩空气,即从槽底直接通入压强3.0-5.0公斤/厘米2的压缩空气(10),使槽内固体颗粒呈流态化状态。第一槽内的浆液从槽顶部的流槽连续流入第二种分槽,并以同样的方式依次流入以后各种分槽。从第三槽开始,浆液的搅拌可以为机械搅拌,也可使用压缩空气经中心提料管通入浆液,进行层液式搅拌。串联种分槽系列可由7-10个槽组成。分解用铝酸钠精制液在串联种分槽系列内的停留时间为40-45小时。分解率为48-52%。完成种子搅拌分解的浆液由最末一个种分槽的流槽流入搅拌混合槽(4),通过泵(5)泵入压滤机(6)进行液固分离,滤饼送至焙烧窑(7),经1000-1100℃焙烧后制得砂状氧化铝(9),滤液(8)送回原料工序用于配料。
砂状氢氧化铝晶种用搅拌碳酸化分解法制备。制备条件可为:分解用溶液为工业铝酸钠精制液,其氧化铝含量为85-110克/立升,αk1.45-1.55,以碳分砂状氧化铝作晶种,晶种比为0.15-0.30,分解初始温度为64-68℃,以后任其升温至分解终点,通入的CO2气浓度为35-40%,碳分持续时间3.0-3.5小时,氧化铝分解率按产品质量等级的分解曲线控制。碳分完成后,浆液进行液固分离,即得作为晶种的砂状氢氧化铝。
本发明的工艺将间断种分生产砂状氧化铝方法改进为连续种分法,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简化了操作,产品成本降低,适于工业上应用。
实例:
分解用工业铝酸钠精制液,其成份为:氧化铝含量90-100克/立升,αk1.45,Al2O3/SiO2450,晶种比1.0,分解初始温度75℃,终止温度65℃,分解持续时间40小时,氧化铝分解率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铝厂,未经山东铝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137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火花加工放电参数检测装置及参数测量线路
- 下一篇:带加热膜的防水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