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交叉卷绕筒子的纱线卷绕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87100444.5 | 申请日: | 1987-01-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620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 发明(设计)人: | 弗里德海姆·兰茨 | 申请(专利权)人: | 巴马格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H54/06 | 分类号: | B65H54/06;B65H54/32 |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吕锡永 |
| 地址: | 联邦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交叉 卷绕 筒子 纱线 工艺 | ||
1、交叉卷绕筒子的纱线卷绕法:
当导纱器在横动动程的回程区域内返回运动时纱线以设定的有限的减速和有限的加速作往复交叉卷绕运动(横动)以及具有类似抛物线轨迹波谷的波浪形时间曲线(动程改性曲线)进行行程改性,其特征是使至少在最大横动动程回程区域(Ba)内卷绕的一定量纱线,基本上均匀分布地卷绕成圆筒形;而且圆筒形卷绕的直径稍大于筒子的中间区域;同时在横动动程外端点上的动程改性曲线有其最高点,在横动动程最内端点以较大减速和较大加速而回程,并沿轴向方向在最大横动动程时至少经横动回程区域(Ba)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
前后连续的行程改性曲线的行程改性动程Amax是相等的。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
在一系列连续的行程改性循环内,一个(第二个)行程改性循环的行程改性动程比先头那个(第一个)行程改性循环的改性动程短,第一个行程改性循环的时间曲线设计为,(根据要求1)在其行程改性动程(Amax=A1)内所卷绕的一定量纱线基本上均匀分布成圆筒形卷绕,此外,在第1个行程改性动程的剩余区域(D1)内,附加堆积起来的纱线层厚度,基本上相当于之后以被缩础的行程改性动程进行的全部行程改性循环所形成的纱线厚度;剩余部分(D1)是第一个行程改性循环的行程改性动程(A1)与其后的第二个行程改性循环的行程改性动程(A2)之差(D1=A1-A2)。
4、根据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是:
在一个行程改性循环的系列中,一个个紧接的行程改性循环的行程改性动程(A1、A2、A3……)在运行过程中依次不断缩小,但在新系列开始时又加大到行程改性动程的初始值(A1=Amax)。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一个方法,其特征是:
镜面干扰和行程改性循环同步进行,目也在于补偿纱线张力,镜面干扰幅值(C1、C2、C3……)即最大和最小横动速度之差(DHO-DHU)在行程改性循环组成的系列中随着行程改性动程(A1、A2、A3……)的变小而减少。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特征是:
镜面干扰是这样进行的:即在卷绕过程中,最小横动速度((DHU)按照为卷绕行程而设定的规律运动(例如,保持不变):在每一个行程改性循环系列中,横动速度随行程改性动程的到达而同步提高到最大值(DHO1,DHO2,DHO3……),该最大值决定于行程改性动程当时的值(A1、A2、A3……)。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一个方法,其特征是:
在一个行程改性动程系列中,行程改性循环和与之同步的镜面干扰循环的持续时间以及最大横动速度的最小值(DHO4)的大小应这样设定,即卷绕比(锭子转数/横动速度)的变化-这一变化是在一个双动程中由于横动速度的变化而引起的-能使两个彼此相继的丝圈之间产生间距,该间距大于筒子上纱线的分布宽度。
8、根据权利要求7的方法,其特征是:
为了补偿纱线张力,筒子的圆周速度要与行程改性循环同步和大,其加大的形式为:最大行程改性动程与筒子的最大圆周速度同步出现。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的方法,其特征为:
为补偿纱线张力,镜面干扰和行程改性循环同步进行,同时,镜面干扰幅值(C1)即最大和最小横动速度之差(DHO-DHU)保持恒定;在所有的以缩短了的行程改性动程进行的行程改性循环的情况下,筒子的园周速度取决于行程改性动程的缩短量作相应变化,以使纱线的张力基本保持恒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特征是:
为达到纱线张力的补偿,筒子的圆周速度随横动动程的减少而同步上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巴马格股份公司,未经巴马格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10044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阻缝焊机
- 下一篇:低浓度氧化氮(NOx)燃烧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