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轻型摩托车离合装置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6209623 申请日: 1986-12-01
公开(公告)号: CN86209623U 公开(公告)日: 1988-02-10
发明(设计)人: 戴景明;戴胜难;戴永幸;全学民;戴建新;张彦琪;潘宪法 申请(专利权)人: 戴景明
主分类号: F16D11/00 分类号: F16D11/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安徽省合肥***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轻型 摩托车 离合 装置
【说明书】:

发明涉及轻型摩托车特别是嘉陵、渭阳牌等轻型摩托车在行驶中实现挂、脱档的装置。

根据“嘉陵、本田CJ50Ⅰ、Ⅱ摩托车使用保养说明书”中所述车型的工作原理如图1.上述车启动前需利用人力推动或脚踏使得后轮1按行驶方向运转,后轮1上的动力通过与该后轮1连为一体的花键轴2将动力依次传递到传动箱体3中的花键齿轮4、小齿轮5、大斜齿轮6、小斜齿轮7上,再传递给传动箱盖8外面的皮带轮9、三角皮带10等,最后使得发动机运转(此时为怠速运转)。因此启动前的动力传递属逆向传递。而发动机启动后,随着转速的增高,则动力由逆向转为正向并依次传递直至后轮1,从而使车运行。在行驶的全过程中,必须连续不间断地加着油门,若是稍一松懈,行速就会减甚至停下来。路遇下坡、顺风还要加大油门以避免后轮1和发动机之间出现逆向传递动力的情况。于是下坡、顺风而不能利用惯性行驶所造成的汽油浪费在上述车问世后的短短八年里,其经济损失便达1.5亿元之多。另外,这种车经济时速(发动机转速3300r/min)时,三角皮带10的线速度为18.7m/s,而最高时速(发动机转转5500r/min)时三角皮带10的线速度超过20m/s,这两种线速度均超过一般链条所能承受的18m/s,由此可见,这么高的线速度加之连续不断的运转以及散热条件差和距离发动机近诸因素,使得整个传动部分温度很高而且上升迅速。于是,高温高速促使整个传动部分(包括发动机)的磨损加剧,而损坏的零部件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工作更容易产生高温,如此恶性循环,使得整个传动系统(包括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看来相当多的用户抱怨“嘉陵容易坏”也是不无道理的。据计算,此项机械磨损的潜在损失,8年累计浪费资金超过0.9亿元。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经常要推车步行或脚踏骑行,所以在传动箱体3和传动箱盖8处增设了一套脱离机构(否则推行非常吃力)。

具体结构参见图1.2:

花键轴2上除花键齿轮4外还套有复位簧11,与花键齿轮4紧贴着的拨叉12空套并轴向定位在拨叉连杆13的一端,另一端伸出传动箱盖8,并套有小弹簧14和拨杆15,由螺母16压紧,拨叉连杆13的中部固定有螺旋凸台17,与之配合的另一螺旋凸台18与传动箱盖8为一体。当拨杆15顺时针旋转下压时,拨叉连杆13受控于螺旋凸台17、18在旋转的同时沿轴向进位,从而拨叉12进位,并迫使花键齿轮4克服复位簧11的弹力后进位,由于花键轴2上制有花键齿的工作长度很短,因此花键轴2与花键齿轮4脱离啮合状态。反之将拨杆15逆时针上拨至图2位置,由于小弹簧14和复位簧11的作用,使得花键轴2和花键齿轮4又处于啮合状态。

所增设的这套机构尽管实现了花键轴2与花键齿轮4之间的啮合或脱离两种状态,但上述车在行驶过程中并不能直接使用该机构随时脱档利用惯性行驶、继后挂档利用发动机的动力行驶。其原因有三点:一是驾驶员的手或脚在骑行中难以触及拨杆15,为此该拨杆15的压下或抬起的动作只能在行车静止时完成;二是车辆行进中的动力无论是正向或逆向传递,花键轴2和花键齿轮4之间的啮合力非常大,在这两种情况下,卽使驾驶员的手或脚能够触及到拨杆15,也动作不了该拨杆15,因此不能够脱档;三是路遇下坡的坡面较陡、较长时,先使行车静止,然后下压拨杆15到位,此时虽可利用下坡滑行(这样滑行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在平坡或顺风条件下,无法采用该方法),但由于花键轴2高速运转而花键齿轮4不转,所以突然上抬拨杆15可能造成零、部件的损坏,因而不能在行驶中挂档。这样,当车辆滑到下坡尽头时,还必须再次停车,将拨杆15抬起,经过人力起动,车辆才能利用发动机的动力继续行驶。由于上述原因,在实际操作中为节能起见,每遇一个下坡就必须两次停车,使得用户深感不便。根据这种车必须具备正、逆向传递动力的性能,所以又不可能采用类似自行车飞轮的超越式离合器来解决利用惯性行驶的问题。从而尽管有用户的强烈反映以及整车外型等局部结构的多次更新换代,而这个问题仍属老大难问题保留至今。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离合装置,它不但应保持原车具有正、逆向传递动力等特性外,还充分利用原装置、原结构来实现行车在可能时速范围内的随意挂、脱档,卽解决充分利用惯性行驶的节能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景明,未经戴景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209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