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86106549 | 申请日: | 1986-10-17 |
| 公开(公告)号: | CN86106549A | 公开(公告)日: | 1987-07-08 |
| 发明(设计)人: | 若林伸纪;青野雅行;沢井克行;小山田泰洋;酒勾勝洋;松野次生;前田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9/02 | 分类号: | F25D19/02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增勇,吴秉芬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运输 致冷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于运输箱前壁的致冷设备,以便对由汽车,火车或舰船运输的运输箱内部进行冷却。
一般用于运输箱的致冷设备示于图31(揭示于日本实用新型公告66779/1981)。致冷设备100包括一个箱体101,该箱体安装于一个图中没示出的箱子的前壁上。一块水平隔板102把箱体101分成上下两层150,151。当从侧壁105看时,该壁上有一个排气开口104,一个内燃机106,一个电动交流发电机组107,一个冷凝器108-在下层舱103中顺序地排成一行。另外,一块垂直隔板109把上述的上层150分成小室110和113。小室110的上下端被连接到位于设备后部的运输箱内。当从上面看时,小室110顺序地装有一个蒸发器风扇111和一个蒸发器112。另一个小室113,其下端与下层舱103相连,当从上面看时,该室顺序地装有一个冷凝器风扇114,一个冷凝器115和一个发动机散热器116。
蒸发器112和冷凝器115通过一根(没示出的)管子连到致冷装置108。内燃机106通过一根(没示出的)冷却水管连到散热器116。致冷装置108,蒸发器风扇111和冷凝器风扇114适于由来自电动交流发电机组107的电力驱动,(该电动交流发电机组是由内燃机106提供动力)或者也可由外部提供的工业用电源驱动。此外,没示出的运输箱中的空气由蒸发器风扇111通过(没示出的)设备面板上的通风板吸入外部的空气来部分地替换而得到循环,并由蒸发器112加以冷却。另一方面,由冷凝器风扇114通过(没示出的)面板上的空气进口从大气中引入的空气,不仅冷却了冷凝器115而且也冷却了发动机散热器116,而热空气通过下层舱103从出口104排出。
同时,对于用于运输箱的这类致冷设备,如果能获得外部供给的工业用电源,最重要的是要尽可能地减少致冷设备的重量,以便使运输箱具有最大的装截能力来容纳货物或其它物品并要求发电机以及驱动发电机的内燃机具有高的效率。
但是,对于具有上述结构的常规致冷设备100,即使可获得工业用电源,也几乎不可能省去上述的内燃机106和电动交流发电机组107,也使增加最大装载能力变得不可能。这是由于内燃机106和发动机散热器116是单独地安排在上下小室103和113中,并与冷却水管道连接的,因此,在移去发动机106之前,必需先要移去冷却水管。而且,散热器116位于空气流的出口端,空气流受到来自冷凝器115的幅射热而被加热,空气出口地方与下层舱103连通,结果,散热器就不能具有良好的冷却效率,此外,在下层103中的内燃机106接收排出的已被加热的空气,引起其输出功率下降,电动交流发电机由于其线圈温度上升而使发电效率降低。即引起整个发电系统中的能量利用率的不利下降。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致冷设备,这种致冷设备在可能使用工业电源的情况下,为减轻重量或为了检查或修理可容易地实现电气系统的拆卸或安装,通过把作为一个单元的内燃机,发电机和其他的部件组装成一个发电机组件,并把所述的发电机组件与致冷组件完全分开,还通过改进对外部空气的冷却方法,从而改善了内燃机以及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和能量利用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致冷设备包括如下部件:
安装于运输箱前壁上的一个箱子,该箱子的壁上开有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
把箱子内部分成两层的一块隔板;
用于运输箱内部空调的一个致冷组件,该组件安装于一层中,包括一个蒸发器,一个蒸发器风扇,一个冷凝器,一个冷凝器风扇和一个致冷压缩机;
一个公用的固定件,该固定件安装在另一层中;
一个发电机组件,该组件安装在公用固定件上,包括一个内燃机,该内燃机由从空气入口流向空气出口的空气流冷却,还包括一个发动机散热器,一个散热器风扇和一个发电机;
发动机,发动机散热器,散热器风扇和发电机被直线地安置在公用固定件上;
致冷组件和发电机组件借助于隔板而相互绝热,而且发电机组件可以作为一个部件安装到箱子内或从箱子内拆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金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大金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6106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