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拌有粘合剂植物碎片的挤压方法及设备无效
| 申请号: | 85101751.7 | 申请日: | 1985-04-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06535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24 |
| 发明(设计)人: | A·赫根斯托勒;X·斯庇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东·赫根斯托勒 |
| 主分类号: | B27N3/08 | 分类号: | B27N3/08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曹恒兴 |
| 地址: | 西***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粘合剂 植物 碎片 挤压 方法 设备 | ||
本发明涉及在活塞式挤压机中压制混有特别耐风雨粘合剂的植物碎片,尤其是木质碎片的方法及设备,该活塞式挤压机连有加热时效硬化通道,在通道中将混合料在挤压冲程之前垂直于挤压轴进行预压缩。
由DE-AS1247002已知有这样的发明,它使每个被加压的小碎片在挤压过程中以一定方向排列。为此要将混合物在第一级加压过程中,用垂直作用的加压活塞在垂直加压管道中以很大程度的压缩进行预挤压。然后在第二级加压过程中用水平作用的挤压活塞进行最终挤压。当人们理解了这一技术规范,就会看到,虽然在外侧范围的碎片采取了一个大概平行于表面的位置,但这也是长期以来由挤压板的模压方法所公知的。在坯块的中心部位仍然存在着碎片的随机排列位置,尤其是生产厚壁挤压产品时,更为突出。此外,早先已公知的方案,其错误在于认为将混合物在预挤压过程中进行很大的压缩就会提高挤压制品的抗弯强度。在预挤压过程中,压缩越强烈,挤压时彼此相对被挤压的部分就结合得越差。所以,这样的产品比较容易沿这些单个部分的连接表面断裂,从而不能获得有使用价值的抗弯强度。
因此,本发明的基本任务是,对早已公知的挤压方法作下述进一步改进:大大提高挤压产品的纵向抗弯强度,但同时又使单个挤压部分紧密结合,使沿这些结合区一带不再有任何破裂的危险。本发明还特别力求制造非常坚固的高质量挤压板,它的比重小,而且粘合剂不受风雨的影响,可用于诸如建筑物内壁、棚子等,对此挤压板具有所需的强度。
本发明上述任务的解决是将掺有部分较长碎片,例如销钉状碎片的混合料在供入挤压室时,将较长碎片平行或近似平行于挤压轴,从而至少对较长碎片的定向排列产生有效作用,接着将混合料以小压缩比进行预压缩,使外层中已定向排列的碎片在随后的挤压冲程中的位置保持不变。
本发明是从以下认识出发的,即在最终挤压的挤压产品中,必须压出鲜明的层次,特别是较长的碎片至少须在外层中具有基本上平行于挤压方向的定向位置,强度也不仅取决于碎片大至平行于很大的挤压表面。这种平行呈纵向时,强度也会增大很多。
但是,这种取向不能单纯依靠混合料的预挤压来实现,而是至少须将混合料中的较长碎片在装入挤压机的挤压室时就预先进行定向排列。因此,预压缩压缩比的选择应保证碎片的取向状态不变,而且在挤压过程中不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进行预压缩的混合料的较佳压缩比约为1∶1.5至1∶2.5,优先采用1∶2。
碎片的预先取向排列是在装料时碎片自由降落到挤压室的过程中进行的。意想不到的是,可用十分简单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狭窄的、在挤压方向上纵向伸展的井状构造来装填混合料,这些井状构造是由相互间隔一定距离、竖直安装的薄壁腹板所形成的,且腹板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这种取向原理已由DE-OS2926087而公知,其中自然设有一个纤维网,这是木质压板的压力成型所必需的。此外,不同高度的腹板必须梳状交错并经受振动。
然而,本发明所采用的是位置固定、高度相同的腹板,它们以较现有技术中所采用的更大距离安装在挤压室的一侧。
本发明的另一个重要构思是,预先将聚集在挤压室中的混合料从两侧进行压缩。由于上述腹板的结构,预压模必须挤过腹板之间的井状构造。不过,预压模的挤压冲程也同样是由腹板的高度来限制的。因此,借助每一个预压模只能导致外层的有限压缩。这种有限压缩比DE-AS1247002中的要小得多。
但是,以此创造了先决条件,即使单个的挤压部分互相极其牢固地结合在一起,也不表明预压缩是不利的。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既可以使用垂直作用的活塞式挤压机,也可以使用水平作用的活塞式挤压机,还可以斜向挤压。但是,由于一般都采取水平挤压,因而下而仅以此为出发点,但并非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及了许多方案,这些方案的技术效果可以从附图及发明说明书看出。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人们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改变碎片的纵向取向。例如人们可以使外层中的碎片优先纵向取向,而在内层中则或多或少地纠结排列。同时在挤压产品的整个厚度上力求使碎片纵向排列,至少在相当大程度上做到纵向排列。当挤压产品应该有纵向通孔时,这一点尤为重要。此时,人们可以意外地发现,在采用本发明方法时,通孔周围的壁部被压缩成壳状,而且在通孔之间还发现碎片是纵向取向排列的。出乎意料的是,通孔与通孔越靠近,就越容易纵向取向排列。然而,为了使挤压室能充分装料,必须保持一个最小距离。通孔间的最佳距离等于或稍大于通孔的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东·赫根斯托勒,未经安东·赫根斯托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5101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插件式电路教学仪
- 下一篇:电渣整体熔铸一步成型曲轴工艺与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