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49393.0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张连刚;刘华秀;肖敏;林庆虎;张龙;邓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H01R43/02;B65G47/91;B65G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感器 引线 自动 焊接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包括第三移送组件、第四移送组件、焊锡输送组件、第二压线组件和焊接机,焊接时,第三移送组件将接线端子移送至待焊接位置,第四移送组件将安装有互感器的第一夹具移送至待焊接位置,并通过第二压紧组件压紧引线头,然后焊接机将引线头与接线端子焊接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这样生产效率高,且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互感器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常见的穿心式互感器包括环形骨架,以及设于环形骨架上的线圈。线圈通过绕线机将漆包线绕设于环形骨架上,在完成绕设后,线圈两端的两个引线头在绝缘层去除后,采用人工将引线头与接线端子焊接,这样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人工操作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手法都有较高要求,难以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互感器引线头采用人工焊接、存在生产效率低、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低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产品一致性和可靠性高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包括第三移送组件、第四移送组件、焊锡输送组件、第二压线组件和焊接机,第三移送组件适于将接线端子移送至待焊接位置;第四移送组件,适于将安装有互感器的第一夹具移送至待焊接位置;焊锡输送组件,适于输送焊丝;第二压线组件,适于在焊接时压紧所述互感器的引线头;焊接机,适于将所述引线头与所述接线端子焊接固定。
所述第三移送组件包括振动盘、吸盘组件和第十动力件,振动盘具有向外输送所述接线端子的导轨;吸盘组件,设于所述导轨上方,其包括适于吸取所述接线端子的吸盘,以及分别驱动所述吸盘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第八动力件和第九动力件,所述吸盘组件适于将所述接线端子移送至第二夹具上;第十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夹具相连,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上下移动。
所述焊锡输送组件包括丝盘轴、第一传送轮、第一齿轮、第二传送轮、第二齿轮和第二电机,丝盘轴适于放置焊丝盘,所述焊丝盘适于向外输送焊丝;第一传送轮和第一齿轮,为同轴设置;第二传送轮和第二齿轮,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传送轮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轮的下方,所述焊丝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轮和所述第二传送轮之间,且在两个传送轮的驱动下移动;第二电机,具有设于其一端的动力输出轴,以及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轴上、与其联动的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相连。
所述第四移送组件包括第二夹爪、第十一动力件和第十二动力件,第二夹爪适于夹取所述第一夹具;第十一动力件和第十二动力件,与所述第二夹爪相连,适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二夹爪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
所述第二压线组件包括第三压板、第四压板和第二压线动力件,第三压板具有两个开口朝上、且供对应所述引线头放入的第三容线槽;第四压板,可相对所述第三压板上下移动,其具有与所述第三容线槽相对设置的第二压块;第二压线动力件,与所述第三压板和/或第四压板相连,以使所述第二压块压紧或松开所述引线头。
所述第四压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压板正上方的所述第二压块,以及与所述第三压板前后错开设置的第二压板主体,所述第二压板主体成型有开口朝下的第四容线槽,所述第四容线槽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二压块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所述第三容线槽和所述第四容线槽均呈喇叭口设置,且所述第三容线槽的喇叭口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第四容线槽的喇叭口口径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所述焊接机包括焊接头,以及驱动所述焊接头上下移动的第十三动力件。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49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埋菌颗粒水底铺填的载体
- 下一篇:一种复重秤的接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