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320749393.0 | 申请日: | 2023-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920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胡君;张连刚;刘华秀;肖敏;林庆虎;张龙;邓明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10 | 分类号: | H01F41/10;H01R43/02;B65G47/91;B65G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杨小雷 |
地址: | 32560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互感器 引线 自动 焊接 机构 | ||
1.一种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移送组件(301),适于将接线端子(302)移送至待焊接位置;
第四移送组件(303),适于将安装有互感器(5)的第一夹具(6)移送至待焊接位置;
焊锡输送组件(304),适于输送焊丝;
第二压线组件(305),适于在焊接时压紧所述互感器(5)的引线头(501);
焊接机(306),适于将所述引线头(501)与所述接线端子(302)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移送组件(301)包括:
振动盘(307),具有向外输送所述接线端子(302)的导轨(308);
吸盘组件,设于所述导轨(308)上方,其包括适于吸取所述接线端子(302)的吸盘(309),以及分别驱动所述吸盘(309)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的第八动力件(310)和第九动力件(311),所述吸盘组件适于将所述接线端子(302)移送至第二夹具(312)上;
第十动力件(313),与所述第二夹具(312)相连,适于驱动所述第二夹具(312)上下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锡输送组件(304)包括:
丝盘轴(314),适于放置焊丝盘,所述焊丝盘适于向外输送焊丝;
第一传送轮(315)和第一齿轮(316),为同轴设置;
第二传送轮(317)和第二齿轮(318),为同轴设置,所述第二齿轮(318)与所述第一齿轮(316)啮合,所述第二传送轮(317)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轮(315)的下方,所述焊丝位于所述第一传送轮(315)和所述第二传送轮(317)之间,且在两个传送轮的驱动下移动;
第二电机(319),具有设于其一端的动力输出轴(320),以及固定于所述动力输出轴(320)上、与其联动的第四齿轮(321),所述第四齿轮(321)与所述第一齿轮(316)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移送组件(303)包括:
第二夹爪(322),适于夹取所述第一夹具(6);
第十一动力件(323)和第十二动力件(324),与所述第二夹爪(322)相连,适于分别驱动所述第二夹爪(322)上下移动和前后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线组件(305)包括:
第三压板(325),具有两个开口朝上、且供对应所述引线头(501)放入的第三容线槽(326);
第四压板(327),可相对所述第三压板(325)上下移动,其具有与所述第三容线槽(326)相对设置的第二压块(328);
第二压线动力件(329),与所述第三压板(325)和/或第四压板(327)相连,以使所述第二压块(328)压紧或松开所述引线头(50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压板(327)包括位于所述第三压板(325)正上方的所述第二压块(328),以及与所述第三压板(325)前后错开设置的第二压板主体(330),所述第二压板主体(330)成型有开口朝下的第四容线槽(331),所述第四容线槽(331)的槽底面与所述第二压块(328)的底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容线槽(326)和所述第四容线槽(331)均呈喇叭口设置,且所述第三容线槽(326)的喇叭口口径从上至下逐渐变小,所述第四容线槽(331)的喇叭口口径从下至上逐渐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互感器引线头自动焊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机(306)包括焊接头(332),以及驱动所述焊接头(332)上下移动的第十三动力件(33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7493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包埋菌颗粒水底铺填的载体
- 下一篇:一种复重秤的接料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