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20471519.2 | 申请日: | 2023-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95759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吉米·安立奎·艾瑟拉;蔡志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24/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闫华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套件 电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提出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连接器套件包含母座组件及公头组件。母座组件包含第一绝缘座、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一环状弹性件。第一导电构件设置于第一绝缘座中,第一环状弹性件被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一绝缘座挤压而弹性变形。公头组件包含第二绝缘座、第二导电构件及第二环状弹性件。第二导电构件设置于第二绝缘座。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第二绝缘座与第一绝缘座相互卡合,且第二环状弹性件被第一绝缘座及第二绝缘座抵压而弹性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套件放置于绝缘冷却液中时,第一导电构件及第二导电构件的传输仍可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尤其涉及可以设置于绝缘冷却液中的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部分的电子装置,为了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会将整个电子装置放在绝缘冷却液中,并通过绝缘冷却液的相关循环设备,由此,让电子装置在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能够快速地被绝缘冷却液带走。
在实际应用中,当电子装置浸泡于绝缘冷却液中时,容易发生绝缘冷却液进入连接器内部,造成连接组件内部受冷却液影响而产生传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连接器套件及电子装置,主要用以改善公知的电子装置的连接组件,在电子装置浸泡于绝缘冷却液中时,绝缘冷却液容易进入连接器内部,从而导致连接组件的传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个实施例公开一种连接器套件,其包含:一母座组件,其包含:一第一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一容槽、至少一第一抵顶结构,第一绝缘座于第一容槽的一第一底部包含一第一贯穿孔,第一贯穿孔与第一容槽相互连通;第一底部相反于第一容槽的一侧包含一环状凸部;一第一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槽及一第一环状凹槽,第一环状凹槽环绕插接槽设置;一第一环状弹性件,其设置于第一环状凹槽中;一辅助导电构件,辅助导电构件设置于插接槽中;其中,第一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槽中,插接槽及第一贯穿孔相互连通,第一抵顶结构抵顶第一导电构件的一端,而位于第一环状凹槽及第一底部之间的第一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一公头组件,其包含:一第二绝缘座,其包含一第二容槽、至少一第二抵顶结构,第二绝缘座于第二容槽的一第二底部包含一第二贯穿孔,第二贯穿孔与第二容槽相互连通;一第二导电构件,其包含一插接柱;一第二环状弹性件;其中,第二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二容槽中,第二抵顶结构抵顶第二导电构件的一端,插接柱穿过第二贯穿孔设置,且形成第二贯穿孔的侧壁及第二导电构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二环状凹槽,第二环状弹性件设置于第二环状凹槽;其中,第一导电构件的另一端及第二导电构件的另一端的其中一个是用以设置于一电路板,另一个则是与一扁平电缆连接;其中,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插接柱是插设于插接槽中,环状凸部是抵压第二环状弹性件,而位于环状凸部及第二环状凹槽中的第二环状弹性件是受压而弹性变形。
优选地,第一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一卡合结构,及第二绝缘座还具有一第二卡合结构;当第一绝缘座与第二绝缘座扣合时,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固定。
优选地,第一卡合结构相反于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的一端能被按压,以使第一卡合结构不再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
优选地,第一绝缘座还包含一第一限位结构,第二绝缘座还包含一第二限位结构,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相互卡合时,第一限位结构与第二限位结构相互卡合;第一限位结构及第二限位结构的其中一个为一穿孔,另一个则能穿设于穿孔。
优选地,辅助导电构件还包含一弹性片体及多个弹性接触结构,各个弹性接触结构的一端与弹性片体相连接,各个弹性接触结构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第一导电构件还包含一卡合槽,插接槽是由卡合槽的底部内凹形成;第一导电构件的第一底部还包含一环状卡合部;环状卡合部与卡合槽相互卡合;第一导电构件的一部分设置于第一容槽中时,环状卡合部卡合于卡合槽,且环状卡合部的一部分能抵顶辅助导电构件;当母座组件与公头组件相连接时,辅助导电件位于插接柱及插接槽之间,且各个弹性接触结构受压而弹性变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贝尔威勒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4715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益生菌片生产用粉剂研磨设备
- 下一篇: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