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有效
申请号: | 202320063493.8 | 申请日: | 2023-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60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贾世宁;顾纯君;朱洋;黄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圳精密模具(吴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C21D1/62;C21D1/74;C21D1/7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双室油淬炉冷室 | ||
本申请涉及油淬炉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包括油淬炉本体和安装于油淬炉本体侧壁的放料炉门,油淬炉本体内设有高温腔室和冷却腔室,冷却腔室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设备相连接,油淬炉本体周侧设有用于朝向冷却腔室灌注纯净氮气的充氮管道。本申请具有改善油淬炉本体的放料炉门不易打开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油淬炉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
背景技术
淬火技术是指将工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临界温度的工件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快速置入油淬炉的冷却油中进行冷却的工艺。油淬炉广泛适用于合金结构钢、轴承钢、弹簧钢、模具钢、高速钢等的处理。
加热好工件进入油淬炉内进行冷却的时候,首先启动真空设备对油淬炉进行真空作业,然后将高温的工件浸入到油淬炉内进行冷却工作。
针对上述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油淬炉本体内部由于真空设备的抽空而处于负压的状态,则会导致油淬炉本体的放料炉门不易打开。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油淬炉本体的放料炉门不易打开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
本申请提供的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真空双室油淬炉冷室,包括油淬炉本体和安装于油淬炉本体侧壁的放料炉门,所述油淬炉本体内设有高温腔室和冷却腔室,所述冷却腔室通过真空管道与真空设备相连接,所述油淬炉本体周侧设有用于朝向冷却腔室灌注纯净氮气的充氮管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高温工件通过冷却油进行冷却后,油淬炉本体内部处于负压的状态则会导致油淬炉本体的放料炉门不易打开。同时高温的工件浸入冷却腔室内会导致部分冷却油会转化成油性分子漂浮于冷却腔室,此时朝向冷却腔室灌注空气的话容易出现爆炸的风险;通过充氮管道朝向油淬炉本体内部充入纯净的氮气,氮气属于惰性气体则不会出现爆炸的风险。
可选的,所述油淬炉本体周侧设有用于降低冷却腔室内部气压的泄压机构,所述泄压机构包括固定于所述油淬炉本体周侧的泄压圆筒、穿设于所述泄压圆筒远离所述油淬炉本体端部的泄压活塞;所述泄压活塞设有贯穿自身周侧的泄压通槽一,所述泄压活塞靠近油淬炉本体的端部设有泄压通槽二,所述泄压通槽一和所述泄压通槽二相连通,所述油淬炉本体与所述泄压圆筒相结合的部位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充氮设备朝向冷却腔室内充入纯净的氮气,再加上高温的工件浸入冷却腔室内会导致部分冷却油会转化成油性分子漂浮于冷却腔室,此时冷却腔室内处于高压状态而挤压泄压活塞,高压气体通过泄压通槽一和泄压通槽二进入用于净化空气的净化设备进行净化作业。
可选的,所述泄压圆筒和所述泄压活塞外侧套设有橡胶皮套,所述橡胶皮套固定于所述油淬炉本体周侧,所述橡胶皮套与净化设备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皮套能够使得工作人员通过手动的方式进行泄压活塞的复位。
可选的,所述泄压活塞和所述泄压圆筒之间连接有拉伸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拉伸弹簧能够尽量避免泄压活塞和泄压圆筒完全脱离而导致泄压活塞不易复位。
可选的,所述冷却腔室内设有用于加热工件冷却的冷却油,所述油淬炉本体周侧设有用于检测所述冷却腔室内的冷却油含量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通过支撑条板竖直固定于油淬炉本体周侧的透明油管,所述透明油管底端通过连通油管与所述冷却腔室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明油管能够观察到油淬炉本体内部的冷却油剩余量,冷却油剩余量低于标准值的时候可启动灌油设备,以达到工作人员无需打开放料炉门即可观察冷却腔室内冷却油剩余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圳精密模具(吴江)有限公司,未经宏圳精密模具(吴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200634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用排烟设备
- 下一篇:一种呼吸采样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