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摩托车车把焊接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310968837.4 | 申请日: | 2023-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73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曹伟;向文强;李京华;彭警;李义;江信彬;赵世平;文贻江;徐元清;李国贵;刘宇;谭华林;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道智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6222 | 代理人: | 廖敏 |
地址: | 63801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摩托车 车把 焊接 工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摩托车车把焊接工装,属于焊接工装领域,包括焊接台,焊接台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多根支撑杆,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设有焊接缺口,第一支板远离焊接缺口的一侧设有输送把手管的第一输送机构,第二支板上设置有用于输送中心管的第二输送机构,第一支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把手管位置的压紧机构,第二支板上设有用于驱使中心管向靠近把手管中心移动并抵接在把手管上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一侧设有用于驱使中心管转动以使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相贴合的调节机构。本发明能够在每次焊接前对把手管和中心管进行输送,在焊接前将中心管对准把手管并在焊接过程中使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保持贴合状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装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把焊接工装。
背景技术
摩托车车把是摩托车的重要部件之一,主要是供使用者握持以控制前轮的方向。摩托车车把主要包括把手管和中心管,加工过程中需要将中心管对准把手管长度方向的中心位置并焊接在把手管上。
目前在对摩托车车把进行生产加工时,在每次焊接前都需要先将一根把手管和一根中心管取出并放置在焊接工位,然后将中心管端部提前开设的坡口对准把手管的中心位置,焊接过程中还需要抵压中心管以使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始终处于贴合状态。对准过程较为繁琐且造成了焊接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车把焊接工装,其能够方便地在每次焊接前对把手管和中心管进行输送,在焊接前将中心管对准把手管并在焊接过程中使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保持贴合状态。
本发明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摩托车车把焊接工装,包括焊接台,所述焊接台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和多根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板与第二支板之间设置有焊接缺口,所述第一支板靠近焊接缺口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坡,所述第一斜坡的末端设置有与把手管形状相适配的第一放置槽,所述把手管进入第一放置槽时把手管的中段位于焊接缺口内,所述第一支板远离焊接缺口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将把手管向靠近第一斜坡的方向输送的第一输送机构,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用于将中心管向靠近焊接缺口中心的方向输送的第二输送机构,所述第一支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把手管位置的压紧机构,所述第二支板上设置有用于驱使中心管向靠近把手管中心移动并抵接在把手管上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用于驱使中心管转动以使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相贴合的调节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缸,所述第二支板远离第一支板的一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驱动电缸的缸筒固定设置在支撑板上,所述驱动电缸的活塞杆上转动设置有驱动套筒,所述驱动套筒内固定设置有抵压弹簧,所述驱动套筒朝向中心管的一端设置有能够插入中心管并抵接在中心管内壁的气涨轴,所述气涨轴通过连接柱与抵压弹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电缸和调节板,所述调节电缸固定设置在第二支板上,所述调节板固定设置在调节电缸的活塞杆上,所述调节板的底面设置有第一摩擦面,所述驱动套筒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接触后能够驱使驱动套筒转动至中心管的坡口与把手管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电机、丝杠和抵压板,所述第一支板的两侧均设置有限位座,其中一个所述限位座内开设有安装槽,所述丝杠转动设置在安装槽内,所述输送电机固定设置在限位座的一端且输送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杠固定连接,所述抵压板的一端滑动设置在滑槽内并螺纹连接在丝杠上,两个所述限位座的顶部均设置有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与第一支板之间的间距等于把手管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机构包括压紧板和压紧电缸,所述压紧板包括转动部和卡紧部,所述转动部的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一支板内,所述卡紧部设置在转动部远离铰接点的一端并能够与把手管的外壁相贴合,所述压紧电缸固定设置在第一支板的底部且压紧电缸的活塞杆上铰接设置有限位滑块,所述转动部的底部沿自身长度方向开设有供限位滑块滑动的限位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耀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968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