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824927.6 | 申请日: | 2023-07-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2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 发明(设计)人: | 谢克强;薛峰平;宁博;罗彦平;李二军;张辉;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D45/00 | 分类号: | B23D45/00;B23D47/00 |
| 代理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专利中心 11028 | 代理人: | 徐伟伟 |
| 地址: | 04330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切割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铝棒切割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包括控制器、铝棒输送、上料、锯切、定尺、收集系统;输送系统包括锯前中后输送段;上料系统设在锯前输送段;锯切系统包括切割台与后侧自动进给锯切组件组成的自动进给锯切装置,切割台设在锯前与锯中输送段间,自动进给锯切组件左右设铝棒压紧装置,后设铝屑收集装置,前设棒头棒尾收集装置;定尺系统设在锯后输送段;收集系统包括分别在锯中、锯后输送段的废棒、成品棒收集装置,二者均包括倾翻台以及倾翻台前或后的接料台;控制器连系统动力元件。本发明能够集成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多种功能,提高铝棒的切割效率、精度与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铝棒切割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
背景技术
铝液熔铸生产线上铝棒铸造后,为保证整根棒材内部成分均匀,需对每根铝棒掐头去尾锯切,在保证每根出厂的铝棒符合长度需求的同时,锯切面必须平整光滑、棒体干净整洁。铝棒锯切完毕后,需要对切割后的铝棒进行废棒、成品棒的鉴别,并分别收集。
现有技术中多使用人工铝材锯切机对铝棒进行锯切,此种方式下上棒、推棒、锯切、拨棒、收棒各需一名操作人员,人员劳动强度较大,切割效率、精度、安全性均较低。具体的,(1)为保障每根铝棒依次按需进入锯床,在锯切机前设置一个上料岗位,此岗位人员负责进料平台布棒并人工推动整体前移,依次将每根铝棒从进料平台推入锯床,工作劳动强度大,而且推棒过程中人员反应不及时难免出现手指被挤压现象,棒体下滑过程中容易出现直接顶住颈椎的现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2)人工手动压切锯片难免用力不均造成锯切面错峰台痕,切面不平整,不得不组织人员对每根铝棒的棒头棒尾进行二次打磨,导致锯切效率低下,锯切精度不高,增大了人员劳动强度,且容易损坏锯片,缩短了锯片的使用寿命,同时锯切过程中锯头采用循环水冷却容易导致棒体被二次污染,并且棒头棒尾及锯屑含水量大,时常发生锯屑或棒头棒尾回炉爆炸事故,存在重大安全隐患;(3)依靠人工对每根铝棒进行定尺锯切,人员劳动强度大,人工定尺误差大,导致整批棒材锯切误差大,无法满足长度需求,而且锯切过程中需多次复测棒体长度,定尺效率低下,降低了铝棒的切割效率,进一步增加了人员的劳动强度,更是存在重大安全隐患;(4)通过人工使用天车或叉车将切割后的铝棒二次转运到打捆台,收集效率低,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二次转运容易造成成捆铝棒内每根棒体错位,打捆后参差不齐,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发货品质。
现有技术中虽然也有使用自动切割系统对铝棒进行切割的,但是现有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功能不全,没有实现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的一体化,而且其中的输送装置运行速度不平稳,不利于铝棒的平稳切割,容易刮伤棒体,存在棒材滚落或夹手的风险,定尺装置大都结构复杂、制作及运行成本高、操作不便,铝棒收集装置结构较为复杂、运行成本较高、操作不便、容易刮伤铝棒棒体而影响成品棒质量。
可见,现有铝棒切割技术功能较少,没有实现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的一体化,切割效率、精度、安全性均较低,且人员劳动强度较大、运行成本高、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能够在一个系统中集成上料、输送、锯切、定尺、再生料收集、废棒成品棒收集多种功能,提高铝棒的切割效率、精度与安全性,降低人员劳动强度。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铝棒自动切割系统,包括控制器、铝棒输送系统、铝棒上料系统、铝棒锯切系统、铝棒定尺系统、铝棒收集系统;
所述铝棒输送系统包括从左至右依次设置的锯前输送段、锯中输送段、锯后输送段;
所述铝棒上料系统设置在所述锯前输送段且用于将待切割铝棒上料到所述锯前输送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铝山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824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