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明挖下穿高速公路桥时不限速通行的上部梁体保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759581.6 | 申请日: | 2023-06-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1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钟;滕旭秋;张永亮;卢洪强;牟晶;郭春强;李波;金学军;胡良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1D22/00;G06F30/23;G06F119/14 |
| 代理公司: | 甘肃鸿盛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2209 | 代理人: | 石俊仙 |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兰州***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明挖下穿 高速 公路桥 限速 通行 上部 保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建筑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是明挖下穿高速公路桥时不限速通行的上部梁体保障方法,其方法具体为:将临时支架中的自锁式千斤顶布置于每端3个支撑桩和托换梁之间,每端设置3处,一跨共6处,通过千斤顶向上顶升,桥梁上部的荷载将逐渐加载到托换梁上,最终原桥桩轴向受力为0退出工作,从而实现托换桩代替原桩柱受力,本发明利用PLC系统顶升并控制既有桥,提出钢箱梁上布置千斤顶的作用机理及实施方案,更有利于保障结构的安全,并运用Midas NX有限元软件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结合现场采集数据,采用敏感性分析方法,提出了将横撑数量减少、间距增大、连续墙厚度减小、钻孔灌注桩直径减小的优化方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明挖下穿高速公路桥时不限速通行的上部梁体保障方法。
背景技术
莞惠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在GDK10+260~GDK10+300段下穿广深高速高架桥,该处基坑深度约12.5~13.6m,结构形式为单层双跨矩形框架,基坑宽度15.4m,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结构采用Ф1000@1200、Ф1200@1350的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支护方式,竖向设两道支撑,第一道间距为6m、0.6×0.8m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道间距3m,Ф600、t=16mm的钢管撑。
广深高速建成于1995年,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该位置广深公路桥上部构造为预应力混凝土T梁结构形式,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的施工工艺,桥下桩基为嵌岩桩。
(1)隧道与广深高速高架桥之间的位置关系
松山湖隧道道滘~东莞新城区间DK10+260~DK10+300段由广深高速公路东莞北特大桥N段旱桥13桥墩N76、N77之间穿过,并下穿白马河大桥两侧桥下道路。隧道与广深高速高架桥斜交,交角为66°38'34。高架桥N77-D1桩基局部侵入区间隧道主体结构侧墙,侵入距离约0.29m,其余N77桥墩下桩基以及N76桥墩下桩基均在隧道施工影响范围之内,距离隧道最近桥桩为N76-A,其与隧道水平净距为2.067m。此段明挖下穿隧道会对广深高速桥上交通产生影响。
(2)隧道区域内其他运输方式情况及对隧道的影响
本段区域范围内主要是公路运输方式,对广深高速桥下二条辅路交通运输有一定影响,通过交通疏导,在路口两侧先进行围护结构施工并铺设军便梁及临时路面,待铺设完成后将道路交通导改至临时路面系统,临时路面系统下结构采用明挖施工,然后将原路口封闭,待路口下明挖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回填覆土,恢复路面,恢复原路口交通,拆除临时路面系统。在临时路面系统拆除前,明挖段基坑围护结构作为临时路面系统的基础,承受路面系统的荷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明挖下穿高速公路桥时不限速通行的上部梁体保障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明挖下穿高速公路桥时不限速通行的上部梁体保障方法,具体为:将临时支架中的自锁式千斤顶布置于每端3个支撑桩和托换梁之间,每端设置3处,一跨共6处,通过千斤顶向上顶升,桥梁上部的荷载将逐渐加载到托换梁上,最终原桥桩轴向受力为0退出工作,从而实现托换桩代替原桩柱受力。
优选的,在千斤顶顶升过程中,由于托换梁的挠曲变形,将使得其上方的T梁和横隔梁横向随之发生挠曲变形,恒载与活载作用下横隔梁内均有弯矩产生,需要控制其裂缝宽度不超限。
优选的,在托换全过程中横隔梁裂缝的宽度已非常接近最大允许值。
优选的,在最大允许裂缝宽度下,反算横隔梁在短期效应组合下所能承受最大弯矩:
Ms'=0.87×225.5×106Pa×0.0044m2×1.867m=1611.7k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交通大学,未经兰州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595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