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快速检测方法及试剂盒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310739646.0 申请日: 2023-06-21
公开(公告)号: CN116590384A 公开(公告)日: 2023-08-15
发明(设计)人: 李文山;李清清;孙盈盈;刘文杰;于建娜;敬国兴;刘文 申请(专利权)人: 湘潭大学
主分类号: C12Q1/682 分类号: C12Q1/682;G01N21/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41110*** 国省代码: 湖南;4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黄曲霉 毒素 b1 快速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说明书】:

灵敏度是评价传感器分析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我们构建一种比色传感技术用于高灵敏度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B1)。AFB1存在时,AFB1首先与Aptamer‑T的双链复合物中的Aptamer特异性结合,释放出引发链T。引发链T依次打发夹探针H1、H2和H3,并形成H1‑H2‑H3复合物,完成第一级催化发夹自组装反应(CHA)。H1‑H2‑H3该复合物的粘性末端打开发夹H4和H5,完成第二级CHA反应,并使得包被在发夹H5茎部区的富G序列暴露出来。暴露出来的富G序列与hemin结合形成hemin/G四链体DNA酶催化生色底物产生颜色信号。本方法利用Aptamer和hemin/G四链体DNA酶代替抗体和生物酶,能够降低检测成本;其次级联信号放大技术的使用能极大地提高该方法的灵敏度,检出限达到13.49pM。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化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B1(AFB1)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的次级代谢产物,在所有霉菌毒素中,AFB1分布范围广而且毒性最强,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黄曲霉毒素对农产品、饲料以及食品的污染种类繁多、范围广泛。AFB1具有强烈的致癌性与致畸性,被WHO确定为I类致癌物。AFB1主要靶器官为肝脏,不小心摄入大量AFB1时,会导致人类或动物发生急性中毒,症状表现为肝脏细胞坏死、肝脏肿大,严重者可致亡;当人类或动物较长时间食用含有或携带AFB1的食物或饲料时,很容易发生慢性中毒,它能让人或者动物的食欲减退,还可以降低它们的免疫力,导致它们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还可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因此,对受黄曲霉毒素B1污染的食品和饲料进行筛查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有赖于发展有效、可靠的检测方法。

目前,包括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免疫测定法、电化学技术、荧光检测器及比色生物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这类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性和重复性好的优点,但所需仪器昂贵,检测成本高,而且对实验操作人员有较高要求,限制了此类仪器分析方法在大规模样品和现场检测中的应用。因此开发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稳定性高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方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曲霉毒素B1的高灵敏度检测方法。为最大限度的提高检测灵敏度,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双催化发夹自组装(CHA)循环实现信号放大的适配体传感器,借助hemin/G-四链体DNA酶比色技术检测花生中的AFB1。如图1所示,当黄曲霉毒素B1存在时,它与Aptamer-T双链复合物中的Aptamer特异性结合,释放出引发链T。引发链T参与第一个CHA信号放大反应,首先打开发夹H1,被打开的发夹H1继续打开发夹H2,H2继续打开发夹H3从而替换出引发链T,替换出的引发链T继续参与第一个CHA循环;所形成的H1-H2-H3复合物产物进入第二个CHA信号放大反应循环,H1-H2-H3复合物的粘性末端首先打开发夹H4的茎部区,被打开的发夹H4剩余部分的序列可以打开发夹H5,使得包被在发夹H5茎部区的富G序列暴露出来,而H1-H2-H3复合物又被替换出来再一次参与第二个信号放大的循环。发夹H5中的富G序列可以在hemin和K+存在下形成hemin/G四链体DNA酶,并催化H2O2介导的生色底物TMB产生蓝色信号,在终止液H2SO4的作用下,反应溶液最终呈现为稳定的黄色溶液,该溶液体系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在450nm处有最大吸收峰,随着AFB1浓度的增加,检测到的比色信号也逐渐增强,因此,可以实现对AFB1的定量检测。当目标物AFB1不存在时,引发链T由于跟核酸适配体Aptamer杂交形成稳定的Aptamer-T复合物而不能释放出引发链T参与CHA循环放大反应,使得后续反应无法发生,反应体现显现弱的背景信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739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