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枸杞黄酒固液两相发酵工艺及其发酵罐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82448.5 | 申请日: | 2023-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岳思君;郑蕊;王国琴;张军;余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G3/022 | 分类号: | C12G3/022;C12G3/023;C12H1/07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333 | 代理人: | 杜文娟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枸杞 黄酒 两相 发酵 工艺 及其 | ||
本发明公开了枸杞黄酒固液两相发酵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S1、取糯米去杂、洗净,然后浸泡;S2、将浸泡后的糯米蒸熟、冷却后混匀;S3、枸杞原浆制备;S4、蒸煮熟料与枸杞原浆配制;S5、接种黄酒发酵剂;S6、固液低速振荡发酵;S7、过滤澄清;S8、成品包装;本发明产出的黄酒,营养成分更丰富,风味独特,口感浓郁,回味悠长,有很高的药用价值,黄酒酒体清亮,酒香醇厚,枸杞营养分成含量高,且产酒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纹块进行移动,且螺纹块通过夹持板和加强板对连接机构进行连接,使得连接机构能够带动安装板进行振动,进而实现对安装板上的发酵罐体进行振动,便于有效的实现发酵处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黄酒酿造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枸杞黄酒固液两相发酵工艺及其发酵罐。
背景技术
黄酒作为传统酿造食品,起源于谷物酿酒,其在酿造工艺、产品风格等方面都有其独特之处,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文化。黄酒酒性和顺,酒味纯美,酒体丰满,不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热量,还是非常好的保健品。因为其中含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脂类、甘油、高级醇、维生素及有机酸等,这些成分经贮存,最终使黄酒成为营养价值极高的低酒精度饮品。此外黄酒中氨基酸的含量比其他酿造酒高,每天适量饮用可以活血化瘀,预防血栓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而起到养生保健、舒筋强骨、怡神舒畅的保健功效。
枸杞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其性平,味甘。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枸杞具有抗衰老、提高免疫、抗癌、抗疲劳和促进男性生育等功效,还对多种慢性疾病有效,如视力下降、慢性咳嗽、头晕。枸杞果实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包括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酚酸、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苯丙素类、有机酸、氨基酸等。枸杞原浆通常是以枸杞鲜果制作,营养成分比较丰富,保留了维生素C、β胡萝卜素和水份,口味也更加清爽。枸杞分布广泛,资源丰富,是一种药食同源的重要林业产品,因此针对枸杞果实活性成分的研究对开发和利用枸杞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发酵工艺发酵按状态可分为固态发酵、液态发酵和固液两相发酵。固态发酵产酒率较低,发酵时间长,劳动力消耗大;液态发酵出来的黄酒风味比较薄弱;而固液两相发酵在前期主料蒸煮与液态辅料进行混合后,接种发酵剂进行发酵,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提高了淀粉质利用率、糖化率;酒精发酵率;使得黄酒风味口感更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枸杞黄酒固液两相发酵工艺及其发酵罐,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枸杞黄酒固液两相发酵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取糯米去杂、洗净,然后浸泡:将糯米进行筛选,除去糯米中的杂质后冲洗干净,然后在清水中进行浸泡处理;
S2、将浸泡后的糯米蒸熟、冷却后混匀:将浸泡后的糯米添加清水进行蒸汽蒸熟,将蒸熟后的糯米进行冷却处理后搅拌处理;
S3、枸杞原浆制备:将新鲜的枸杞进行破碎打浆处理,制备成枸杞原浆液;
S4、蒸煮熟料与枸杞原浆配制:将蒸熟后的糯米和制备的枸杞原浆进行混合处理;
S5、接种黄酒发酵剂:将黄酒发酵剂接种到配置好的糯米和枸杞原浆中;
S6、固液低速振荡发酵:通过发酵罐进行接种黄酒发酵剂后的糯米和枸杞原浆进行缓慢的震荡发酵处理;
S7、过滤澄清:在发酵过后,将酒液进行排出,然后对酒液进行过滤澄清处理;
S8、成品包装:将酒液进行灌装封瓶,然后进行包装处理。
优选的,所述S1中的糯米选择优质糯米,去除杂质,冲洗干净后加水浸泡,浸泡时间为24h,所述S2中浸泡好的糯米加适量水进行蒸煮,蒸煮60-90分钟,蒸熟后自然冷却,之后进行混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大学,未经宁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824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群的高效数据传输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器人实时调度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