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75513.1 | 申请日: | 202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戴云峰;丁伟;王义华;王玉兵;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状态 监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属于电力施工工器具技术领域,该方法步骤为:根据需要准备N个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连同耐张绝缘子串一起安装到耐张塔上;在遥控和显示设备上记录短接装置的身份识别码和地理坐标位置;确认短接装置将绝缘子串短接,以避免感应电伤害;拆下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并复核上述步骤;回收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并计数为M;比对N、M的数值确认两值相等后结束工作,N、M不等时遥控拆除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在线路工程耐张塔挂线前后的快捷装拆,避免发生串短接线的漏装、漏见、漏拆,避免感应电伤人和违章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施工工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指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新建输电线路和现有带电线路平行或者交叉跨越的场景越来越多,导致新建线路上感应电问题愈来愈突出。
耐张绝缘子串是架设输电线路过程中的重要元件,起到将带电的导线与耐张塔电气隔离的作用。耐张塔挂线是将耐张绝缘子串连同导线安装至耐张塔横担的施工工序。根据《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违章惩处力度的通知》(国家电网安监〔2022〕106号)、《国网安监部关于印发严重违章释义的通知(安监二〔2022〕33号)》及《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2部分:线路》等文件规定,耐张塔挂线前,应使用导体将耐张绝缘子串短接,以防止感应电伤人,否则为Ⅲ类严重违章。
目前现场一般采用铝丝对耐张绝缘子串进行短接。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由于铝丝与耐张绝缘子串及金具颜色相近,挂线至高空后更加难以被操作人员和安全监督人员辨识。一条线路上绝缘子数量众多,且分布在高空不同位置,经常发生安装后铝线短接线未拆除的现象。甚至在验收过程中也很难发现短接线未拆除,在电网送电过程中导致铝丝烧断,严重时会导致整个送电过程失败,损失巨大。
由此,正在普遍施行的短接装置主要存在4个问题:
1)耐张绝缘子串漏装短接线形成严重违章,或耐张绝缘子串已短接但督查人员未见短接线而误判为严重违章;
2)线路耐张绝缘子串安装结束,个别短接线遗漏未拆,易形成安全送电隐患;
3)铝丝拆除时松解费时,随地抛弃易形成安全隐患,同时存在铝丝材料浪费,不符合绿色施工要求;
4)现场一般铝丝规格、数量不一,很难判断拆下的铝丝来自哪一个绝缘子串。如遗忘在绝缘子上,如发生特殊情况铝丝烧断,会形成事故隐患。
现行耐张绝缘子串短接方法不能满足现场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符合绿色施工理念,亟需通过研制新型产品替代铝丝短接耐张绝缘子串,杜绝因识别度不足导致的严重违章,提高施工效率,践行绿色施工。
现有技术存在对上述问题的改进。
申请号202122749341.7的专利中提供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包括绝缘伸缩杆、叉具、封口装置、个人保安线、挂钩、绝缘连接绳等。通过绝缘伸缩杆把叉具和封口装置送至耐张绝缘子串附近,通过一系列机构动作保证其和耐张绝缘子串金具相连,最终使金具和个人保安线相连,保证串接。该装置用于绝缘子串短接时,省时、省力;携带和组装方便,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由于该装置比铝丝大,显眼,不会遗忘在绝缘子串金具上。
但是,按照上述装置及其常规使用方法进行工作时,耐张绝缘子串金具、短接装置和操作人员的个人保安线相连,易造成操作人员行动不方便,在操作人员脱离耐张绝缘子串后需要切断上述串联装置;重新返回时,仍需再次串接。如果忘记了,感应电仍会伤人,不能杜绝事故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是以上背景技术中提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避免串接个人保安线和短接装置,保证操作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未经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755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