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75513.1 | 申请日: | 202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327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发明(设计)人: | 戴云峰;丁伟;王义华;王玉兵;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2 | 分类号: | H02G1/0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三联专利事务所 32220 | 代理人: | 周爱芳 |
地址: | 22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绝缘子 状态 监测 方法 | ||
1.一种耐张绝缘子串的短接及短接状态监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根据需要短接的耐张绝缘子串数量,准备相同数量的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该数量计数为N;
S2、将每一个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安装到耐张绝缘子串上;
S3、将每一个耐张绝缘子串连同安装好的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安装于耐张塔,在遥控和显示设备上记录短接装置的身份识别码和地理坐标位置;
S4、操作人员、指挥人员、安全监督人员根据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上安装的彩色柔性带状导体(2)位置、身份识别码和地理坐标位置确认短接装置将绝缘子串短接,以避免感应电伤害;
S5、耐张绝缘子串安装完毕后,拆下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
S6、回收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并计数,该数量计数为M;
S7、比对数量N与数量M的值是否相等,不等时重复步骤S5、S6,直至N与M的数值相等;
S8、盘点工具,结束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S5、耐张绝缘子串安装完毕后,手动操作拆下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
S5、耐张绝缘子串安装完毕后,遥控解锁拆除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
S6、回收所有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并计数,该数量计数为M;
S7、比对数量N与数量M的值是否相等;
N≠M时,重复步骤S5、S6;
N=M时,进行下一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张绝缘子串短接装置(1)包括:
彩色柔性带状导体(2),所述彩色柔性带状导体(2)的宽度为5-10cm,其颜色不同于绝缘子串;
连接于彩色柔性带状导体(2)两端的夹具(3),所述夹具(3)为交叉形铰接结构,其铰接部(34)的一侧为夹持部,另一侧为手柄(35),所述手柄(35)内侧设有棘轮(36)和解锁扳机(37),所述棘轮(36)固定连接在一侧手柄(35)上,所述解锁扳机(37)转动连接于另一侧的手柄(35)上,所述手柄(35)上靠近解锁扳机(3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磁解锁组件(38);
安装于夹具(3)手柄(35)上的GPS定位组件(5);
安装于夹具(3)手柄(35)上的身份识别组件(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解锁组件(38)包括电磁铁和控制器,所述电磁铁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上设有用于供电的电源,所述控制器用于接收遥控信号,控制所述电磁解锁组件(38)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部内侧设有卡齿(31),所述卡齿(31)呈渐开线形,两侧卡齿(31)之间形成圆弧形卡口(33),所述卡齿(31)远离铰接部(34)的一端设有导电垫层(32),所述卡齿(31)由软铝合金构成,所述导电垫层(32)由导电橡胶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扳机(37)折弯的两端分别为制动部(371)和扳手(372),所述扳手(372)临近所述手柄(35),并能朝向所述手柄(35)驱动,所述制动部(371)的远端与所述棘轮(36)卡接,能在所述扳手(372)的驱动下远端远离所述棘轮(36),使得两手柄(35)相对于棘轮(36)调整开度,从而调整所述卡齿(31)之间的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手(372)由软磁合金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包括太阳能电池。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3)以焊接或者压接的方式电性连接在所述彩色柔性带状导体(2)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未经盐城华源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盐城供电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755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