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71879.1 | 申请日: | 202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578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黄卫星;刘亚松;李治坤;全有维;谢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17 | 分类号: | E04B5/17;E04B5/00;E04G11/48;E04G17/075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85 | 代理人: | 何静 |
地址: | 21004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应力 混凝土 叠合 楔形 灌浆 结构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两块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拼接之后形成有楔形拼缝(2),其特征在于,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包括设置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之间且且位于楔形拼缝(2)底部的封底模板(7),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上沿楔形拼缝(2)方向留设有拉杆孔洞(4)和灌浆孔洞(3),灌浆孔洞(3)连通楔形拼缝(2),模板拉杆(6)贯穿拉杆孔洞(4)后固定封底模板(7),在压力作用下,灌缝水泥砂浆通过灌浆孔洞(3)注入楔形拼缝(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块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之间贯穿设置有多根横向钢筋(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上沿楔形拼缝(2)方向每间隔2米留设有拉杆孔洞(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上沿楔形拼缝(2)方向每间隔10米留设有灌浆孔洞(3)。
5.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拉杆(6)由结构钢钢筋制造而成。
6.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板楔形拼缝灌浆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过程:
在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上沿着楔形拼缝(2)方向每2米留设拉杆孔洞(4),每10米留设灌浆孔洞(3),然后将模板拉杆(6)贯穿拉杆孔洞(4)固定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下部封底模板(7),然后将灌缝水泥砂浆通过留设的灌浆孔洞(3)在压力作用下注入到楔形拼缝(2),直到注满为止;待灌缝水泥砂浆达到强度后,截断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上下多出的模板拉杆(6),拆除封底模板(7);然后对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板(1)下部楔形拼缝(2)批刮耐碱网格布,涂刷面层水泥砂浆,即完成楔形拼缝(2)灌缝施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718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语音合成方法、语音合成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任务推荐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