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617605.4 | 申请日: | 2023-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升;崔媛媛;张莹;卢钦刚;孙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88 | 代理人: | 罗小亮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才 供需 对接 匹配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人才匹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通过第一适配度匹配第一适配人才,在所有第一适配人才里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通过第二适配度C,匹配第一适配人才,求取难度系数调整指标,根据企业的招聘成功率,灵活调整难度系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才匹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在很多方面,现有的技术中,传统的招聘方式都是人才和企业通过人才市场进行招聘,招聘效率低且匹配成功的可能性低。
目前,许多企业的官方网站上都包含企业自己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系统,可以在人才进入最后面试前,根据企业自己的招聘需求完成前期匹配,但是这些人才匹配系统,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有限,虽然比传统的招聘方式好,但是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人才和企业之间互相匹配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系统数据库中的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信息通过第一适配度公式进行第一次匹配;
所述匹配度信息包括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匹配策略接受模块,用于向满足第一次匹配的人才展示企业的匹配测试题;
监测模块,用于采集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根据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通过第二匹配度公式进行第二次匹配;
所述状态参数包括: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步骤S1、实时获取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履历的数据信息,基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步骤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代入下式计算第一适配度K:
;
式中,、、都是权重系数,默认==,可以根据人才需求选择权重比例;
所述专业匹配度T与企业需求的专业和人才所学专业相关,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一致,则T=1;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不同,则T=0;
所述薪资匹配度X与企业提供的薪资和人才需求薪资相关,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1;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不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0;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与企业提供薪资范围部分重叠,则X=0.5;
所述工作年限匹配度Y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和人才实际工作年限相关,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大于等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上限,则Y=1;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小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下限,则Y=0;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属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则Y=0.5;
步骤S3、根据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
步骤S4、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作为本发明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数量超过n时,按第一适配度的数值从大到小对第一适配度进行排序,截取排名前n的人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760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