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310617605.4 | 申请日: | 2023-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42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洪升;崔媛媛;张莹;卢钦刚;孙东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6088 | 代理人: | 罗小亮 |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才 供需 对接 匹配 系统 方法 | ||
1.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根据系统数据库中的人才和企业的匹配度信息通过第一适配度公式进行第一次匹配;
所述匹配度信息包括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匹配策略接受系统,用于向满足第一次匹配的人才展示企业的匹配测试题;
监测模块,用于采集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根据人才完成匹配测试题过程中的状态参数通过第二匹配度公式进行第二次匹配;
所述状态参数包括: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
所述第二匹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向满足第一次匹配的人才展示企业的匹配测试题;
实时监测人才在完成匹配测试题时的状态参数;
所述状态参数包括:j为人才进行测试时完成的题目数量、为人才第i道题完成时长、为人才第i道题目完成度;
将获取的参数代入下式计算第二适配度C:
;
其中,为完成匹配测试题时企业规定总时长、为企业规定的完成题目数、为企业规定的第i道题目完成时长、为难度系数、为企业规定的第i道题目的完成度,其中i小于等于j;
根据上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所述系统还包括难度系数调整模块,所述难度系数调整模块用于根据企业在当前时间点之前的一段时间内满足第二匹配需求的人数调整难度系数;
所述难度系数调整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将当前时间点之前的一段时间划分为时间间隔为的数个时间段;
获取每个时间段内满足第二匹配需求人数y,构建y关于的函数f(y,t);
获取企业规定的y关于的标准函数g(y,);
根据f(y,)和g(y,)求取难度系数调整指标;
;
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
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
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
当大于,降低当前难度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的工作过程包括:
步骤S1、实时获取企业的人才需求和人才履历的数据信息,基于获取的数据信息得到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
步骤S2、将步骤S1中得到的专业匹配度T、薪资匹配度X和工作年限匹配度Y代入下式计算第一适配度K:
;
式中,、、都是权重系数,默认==,可以根据人才需求选择权重比例;
所述专业匹配度T与企业需求的专业和人才所学专业相关,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一致,则T=1;若人才所学专业与企业需求的专业不同,则T=0;
所述薪资匹配度X与企业提供的薪资和人才需求薪资相关,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1;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完全不在企业提供薪资范围内,则X=0;若人才需求薪资范围与企业提供薪资范围部分重叠,则X=0.5;
所述工作年限匹配度Y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和人才实际工作年限相关,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大于等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上限,则Y=1;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小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下限,则Y=0;若人才实际工作年限属于企业要求的工作年限范围,则Y=0.5;
步骤S3、根据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
步骤S4、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才供需对接匹配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数量超过n时,按第一适配度的数值从大到小对第一适配度进行排序,截取排名前n的人才。
4.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系统的人才供需对接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通过第一适配度公式获得第m个人才的第一适配度;
步骤S20、将第一适配度与第一适配阈值进行比较,若第一适配度大于等于第一适配阈值,则该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否则,则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
步骤S30、人才符合第一匹配需求时,按第一适配度的数值从大到小对第一适配度进行排序,根据企业第一匹配需求人数n,截取排名前n的人才;
步骤S40、通过第二适配度公式计算人才的第二适配度C;
步骤S50、将第二适配度C与企业规定的第二适配度阈值比较,当第二适配度C大于第二适配度阈值时,则表明该人才满足第二匹配需求;
步骤S60、根据难度系数调整指标公式计算难度系数调整指标;
步骤S70、将与企业规定的难度系数调整指标阈值范围比较,
当属于时,保持当前难度系数;
当小于时,提高当前难度系数;
当大于时,降低当前难度系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经纬信息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76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