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碳化钨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310615875.1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75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杨艳玲;张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C25B11/075 | 分类号: | C25B11/075;C25B11/065;C25B11/067;C25B11/054;C25B3/25;C25B3/03;C01B32/949;B82Y30/00 |
代理公司: | 广东金泰智汇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21 | 代理人: | 郭正江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化 电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碳化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用式W2C/A-y表示,其中W2C为碳化钨,A为介质载体,y表示为碳化钨在介质载体上的尺寸,y≥2.1n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3.0nm≤y≤8.6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y为6.8n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介质载体选自活性炭、氧化铝、氧化硅、碳化硅、氧化钛、氧化锆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介质载体A经过高温焙烧后,之后加入钨的可溶性盐溶液,加热回流,之后经过降温、分离、洗涤、真空加热烘干得到的中间样品,中间样品于惰性氛围中高温焙烧得到前驱体xWO3/A,其中x表示为WO3在介质载体A上的负载量;
(2)前驱体xWO3/A在甲烷与氢气的混合气中进行高温碳化,之后继续在高温环境切换氢气还原,之后切换至氮气吹扫降温,然后通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钝化,得到碳化钨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钨的可溶性盐为WCl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钨的可溶性盐溶液和介质载体A混合后加热至88℃继续回流至尾气无HCl释放,之后进行降温。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前驱体xWO3/A,x的取值范围为5%-40%。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甲烷与氢气的流速比为1:4。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钨电极材料应用于电催化木质素衍生物的加氢脱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理工学院,未经东莞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1587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常流量检测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齿轮箱的小样本故障分类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