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310603269.8 | 申请日: | 2023-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91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周彤;林超;赵欣阳;何家辉;邢嘉城;李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40 | 分类号: | H04L9/40;H04L67/1004;H04W28/08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孙国栋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缘 计算 数字化 安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S1:移动终端发送安全控制请求给边缘服务器;
步骤S2:云计算服务器分析所述安全控制请求,基于安全控制请求的安全控制方式确定对应的可用安全控制模型;
步骤S3:云计算服务器确定和安全控制请求对应的常驻边缘服务器和其目标安全控制模型;所述常驻边缘服务器能够使用目标安全控制模型来完成安全控制请求,且在安全控制请求的执行周期中是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的选择基础;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1:云计算服务器确定包含可用安全控制模型中任一个的边缘服务器作为常驻边缘服务器;
步骤S32:从常驻边缘服务器中删除不利常驻边缘服务器;所述不利常驻边缘服务器对所述安全控制请求的预期执行效率低;对未被删除的常驻边缘服务器设置目标安全控制模型;
步骤S4:云计算服务器每隔第二周期基于常驻边缘服务器确定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所述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在近期时间范围内对目标安全控制模型执行效率相对于常驻边缘服务器中的其他部分更高;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创建并执行或者恢复并启动对应于安全控制请求的安全控制任务;其中:所述执行周期大于第二周期;
步骤S5:若存在一个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首个执行完成安全控制任务,则所述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将安全控制结果发送给发出安全控制请求的移动终端;所述首个完成安全控制任务的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发送停止指令给其它的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以提示安全控制任务停止;
步骤S6:在安全控制请求执行周期结束后,常驻边缘服务器维护其内部设置并存储的安全控制模型;具体的:在安全控制任务执行完毕后,获取边缘服务器被确定为常驻边缘服务器且其包含的可用安全控制模型为目标安全控制模型的第一次数N1,以及边缘服务器设置有目标安全控制模型而未被确定为常驻边缘服务器的第二次数N2;常驻边缘服务器被确定为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且其包含的可用安全控制模型为目标安全控制模型的第三次数N3,以及常驻边缘服务器未被确定为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的第四次数N4;常驻边缘服务器被确定为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且其包含的安全控制模型为目标安全控制模型,并且由该常驻边缘服务器首个完成安全控制任务的第五次数N5;基于所述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第四次数和第五次数确定是否在常驻边缘服务器上删除目标安全控制模型;
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次数、第二次数、第三次数、第四次数和第五次数确定是否在常驻边缘服务器上删除目标安全控制模型;具体为:
;
步骤S6A4:计算无效指数;若无效指数等于1,则确定删除目标安全控制模型,否则,确定不删除;
其中:RSD是实时常驻边缘服务器的个数;LRSD1是设置并存储有目标安全控制模型的常驻边缘服务器的平均个数;LRSD2是设置并存储有目标安全控制模型的边缘服务器的平均个数;是参数截止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模型是针对所述安全控制方式预先训练好的人工智能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用安全控制模型为一个或多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缘计算数字化安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控制模型是针对所述安全控制方式预先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博瑞翔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603269.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