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背门锁扣装置、敲鼓声控制方法及汽车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88191.7 | 申请日: | 202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17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杰;张思文;贾文宇;庞剑;姜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3/18 | 分类号: | E05B83/18;E05B77/36;E05B81/06;E05B81/64;E05B8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邵颖 |
地址: | 4000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门锁 装置 鼓声 控制 方法 汽车 | ||
1.一种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振动传感器(1),设置在汽车的背门(8)上,所述振动传感器(1)用于获取所述背门(8)的振动信息;
背门锁体,安装在所述背门(8)上,所述背门锁体具有锁止状态;
背门锁扣(3),包括用于安装在车体(7)上的锁扣主体部(31)和滑动连接在所述锁扣主体部(31)上的锁环(32);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锁环(32)相连,所述背门锁体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锁环(32)锁止在所述背门锁体上,所述驱动组件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息驱动所述锁环(32)滑动,以使所述锁环(32)带动所述背门(8)抵抗由路面激励导致的刚体模态振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振动传感器(1)电连接的控制单元(4)和与所述控制单元(4)电连接的驱动电机(5),所述背门锁扣(3)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5)相连的运动构件,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所述运动构件与所述锁环(32)相连,所述控制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振动信息输出调控电流至所述驱动电机(5),以使所述驱动电机(5)通过所述运动构件驱动所述锁环(32)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构件包括齿轮(33)和滑动底板(34),所述驱动电机(5)与所述齿轮(33)相连,所述锁环(32)连接在所述滑动底板(34)上,所述滑动底板(34)滑动连接在所述锁扣主体部(31)上,所述滑动底板(34)包括本体部(341)和设置在所述本体部(341)的底部的多个齿牙(342),所述齿牙(342)与所述齿轮(33)相啮合,所述驱动电机(5)用于驱动所述齿轮(33)转动,以使所述齿轮(33)带动所述滑动底板(34)滑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以所述汽车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滑动底板(34)的滑动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一致,多个所述齿牙(342)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扣主体部(31)上设置有底板滑轨(35),所述底板滑轨(35)上开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贯穿的滑槽(351),所述滑动底板(34)滑动连接在所述滑槽(3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351)的横截面为梯形,沿第二方向,所述滑槽(351)的开口的宽度小于所述滑槽(351)的底部的宽度,其中,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环(32)铆接在所述滑动底板(34)上。
8.一种敲鼓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背门锁扣装置,所述敲鼓声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汽车状态信息和背门锁体状态信息;
在汽车状态信息为行驶状态,且所述背门锁体状态信息为锁止状态时,驱动组件根据振动传感器获取的振动信息驱动锁环滑动,以使所述锁环带动背门抵抗由路面激励导致的刚体模态振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敲鼓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振动传感器电连接的控制单元和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驱动电机,背门锁扣包括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运动构件;
所述驱动组件根据振动传感器获取的振动信息驱动锁环滑动,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振动信息输出调控电流至所述驱动电机,以使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运动构件驱动所述锁环滑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敲鼓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振动信息输出调控电流,包括:
所述控制单元根据所述振动信息及所述调控电流与所述振动信息的对应关系输出所述调控电流,其中,所述振动信息与所述调控电流的对应关系根据试验标定法或实时反馈标定法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8819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钢结构重叠堆放用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相变导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