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电压损失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578165.6 | 申请日: | 2023-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45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5 |
| 发明(设计)人: | 谭煌;于海波;陈天阳;陈昊;乔文俞;刘婧;李媛;刁新平;李亚杰;谷凯;田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G06N3/12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姜丽辉 |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电压 损失 含光伏 电源 低压配电 网线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压损失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包括: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线路后,收集用电数据,其中用电数据包括:台区线损统计表、用户日用电量明细、电压曲线数据、电流曲线数据、功率因数曲线和功率曲线数据;利用电压降落法和光伏出力时刻分析法,根据电压曲线数据,确定光伏邻近用户;根据预先设定的线性约束条件、用电数据以及光伏邻近用户,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消纳用户以及消纳用户对应的光伏消纳区域;根据光伏消纳范围以及线损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线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网线损计算技术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电压损失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配电网中的线路、变压器和串联电抗器因电阻的存在,当电流经过时会产生功率损失和电能损耗,理论线损值的准确计算有利于降损节能,增加线损管理精细程度,助力企业保证经济效益。
目前对台区线损计算主要分为传统方法和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传统方法包括台区损耗率法、等值电阻法、潮流法等方法,存在计算精度不高或数据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无法满足现阶段大规模台区精益化管理要求。机器学习的方法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计算方法、基于传统BP神经网络的算法、基于改进K-means聚类和BP神经网络的计算方法等,但存在算法计算开销大、收敛速度慢或聚类随机设定中心的问题,导致计算的线损值不是相对最优解,无法支撑线损精益化管理。
电压损失法因其所需数据种类少,程序简单,计算精度较高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电压损失法(简称压降法)计算理论线损原理:基于台区每一个用户每一时刻的电压损失百分比与功率损失百分比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通过易于测量的电压损失百分比来计算台区线损。针对非光伏台区(单电源供电),该方法基于总表有功功率曲线、无功功率曲线、用户相序、电压曲线、电流曲线、功率因数曲线进行计算,计算较为准确。
但随着清洁型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数量的增加,对配电网潮流分布产生影响,导致线路节点电压的变化,传统电压损失法计算线路损耗误差较大,不能准确反映线路损耗的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电压损失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压损失的含光伏电源低压配电网线损率计算方法,包括:
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线路后,收集用电数据,其中用电数据包括:台区线损统计表、用户日用电量明细、电压曲线数据、电流曲线数据、功率因数曲线和功率曲线数据;
利用电压降落法和光伏出力时刻分析法,根据电压曲线数据,确定光伏邻近用户;
根据预先设定的线性约束条件、用电数据以及光伏邻近用户,利用遗传算法确定消纳用户以及消纳用户对应的光伏消纳区域;
根据光伏消纳范围以及线损计算公式,计算光伏电源接入配电网后的配电网线损。
可选地,还包括:
采用箱线图分析方法对用电数据中的异常值进行剔除;
对用电数据中的缺失值采用各户各个时刻的曲线均值进行填充。
可选地,利用电压降落法和光伏出力时刻分析法,根据电压曲线数据,确定光伏邻近用户,包括:
利用电压降落法,根据电压曲线数据,确定各用户与考核表的电气距离,确定第一光伏邻近用户;
利用光伏用户的电流曲线数据确定光伏出力时刻,并计算光伏用户和普通用户在光伏出力时刻的电压曲线相关性,确定第二光伏邻近用户;
通过综合相关性分析法对第一光伏邻近用户和第二光伏邻近用户进行综合相关性计算,确定光伏邻近用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81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