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310574263.2 | 申请日: | 2023-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44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王维贤;董国鹏;王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41/00 | 分类号: | H01F41/00;H01F41/04;H01F41/12;H01F38/30;B07C5/34;B07C5/342;B08B1/00;B08B1/04;B29C45/14;G01L5/00;G01B15/00;B41J3/01;B41J3/407;B41J3/44 |
代理公司: | 武汉世跃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73 | 代理人: | 万仲达 |
地址: | 43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互感器 生产线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申请涉及电流互感器生产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其包括用于加工注塑件的注塑成型装置、用于安装绕组线圈的零件装配装置以及用于对成品进行检验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检测装置包括成品拉力检测机构以及X光照射检测机构,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架以及传动设置于支架上的传送带,X光照射检测机构设置于传送带上方,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壳体的夹持机构,支架在X光照射检测机构后方设置有用于对壳体侧面喷射墨水进行标记的标记机构,支架在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分别收集合格品与残次品的下料机构。本申请具有对合格品以及残次品进行区分的效果,同时对油墨标记进行清理,便于后续对残次品进行再处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流互感器生产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流互感器原理是依据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是由闭合的铁心和绕组组成,它的一次侧绕组匝数很少,串在需要测量的电流的线路中,因此它经常有线路的全部电流流过,二次侧绕组匝数比较多,串接在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中,电流互感器在工作时,它的二次侧回路始终是闭合的,因此测量仪表和保护回路串联线圈的阻抗很小,电流互感器的工作状态接近短路,电流互感器是把一次侧大电流转换成二次侧小电流来使用,二次侧不可开路,电流互感器在生产时,需要先加工处承载线圈的壳体,然后将金属绕组线圈放在壳体内进行封装,最后装配完成,整个工序缺少对装配完成后成品的检测工作,不能自动化进行检测。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CN202010624937.1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体式电流互感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包括用于加工注塑件的注塑成型工序、用于安装绕组线圈的零件装配工序和用于对成品检验的成品检测工序,所述注塑成型工序包括顺次分布的原料加热机构、注塑机构和零件传送机构,所述原料加热机构、注塑机构和零件传送机构用于将塑料颗粒注塑成壳体塑件,所述零件装配工序包括零件输送机构、线圈放入机构、冷却胶浇筑机构、封装贴合机构和装配机构;通过在注塑成型工序和零件装配工序的后侧设置成品检测工序,可以用于检测安装后的成品电流互感器装配是否合格,注胶是否合格,因此可以减少或避免一些次品流向市场,因此可以提高产品品质。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当成品在X光照射检测机构检测后,若不及时对成品进行打标,后续工作人员容易混淆合格品与残次品,影响检测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残次品与合格品不便于区分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及其生产工艺。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一体式互感器生产线,包括用于加工注塑件的注塑成型装置、用于安装绕组线圈的零件装配装置以及用于对成品进行检验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成品拉力检测机构以及X光照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支架以及传动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传送带,所述X光照射检测机构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夹持壳体的夹持机构,所述支架在所述X光照射检测机构后方设置有用于对壳体侧面喷射墨水进行标记的标记机构,所述支架在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分别收集合格品与残次品的下料机构。
可选的,所述标记机构包括与所述支架滑动连接的喷枪以及用于实现所述喷枪与所述传送带同步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喷枪正对壳体垂直于传送带运动方向的侧壁。
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同步带、两个同步轮以及驱动电机,两个所述同步轮均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所述同步带套设于两个所述同步轮外,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支架上且用于驱动任一个所述同步轮转动,所述同步带与所述传送带同步运动,所述喷枪固定在所述同步带上。
可选的,所述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斗以及用于区分合格品与残次品的分料组件,所述下料斗设置于所述传送带尾端的下方,且所述下料斗靠近于所述传送带一端的高度高于所述料斗靠近于所述分料组件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大二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742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视频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鞋带隐藏式运动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