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50694.5 | 申请日: | 202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60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戴庞达;肖雪;干健;陶煦;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2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任伟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市铜官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计算 土壤污染 数据 推送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涉及数据推送技术领域,解决了土壤数据推送结果不直观的技术问题;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土壤的监测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将监测数据与监测阈值进行比较;当监测数据等于或大于监测阈值时,数据处理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安全报警模块;当监测数据小于监测阈值时,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监测数据获取土壤系数,根据土壤系数和土壤检测模型获取波动标签;当土壤系数处于异常波动状态时,数据处理模块将土壤系数、监测数据以及历史土壤系数和历史监测数据打包并发送至被监测土壤关联的治理技术员的智能终端;及时发现异常波动的土壤数据,降低了土壤治理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云计算领域,涉及数据推送技术,具体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
背景技术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之一,土壤环境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生态安全和人体健康,也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质量以及安全。
随着智慧农业的不断发展,土壤墒情的监测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智能土壤系统的远程监测与数据收集对于掌握土壤效力,反映土壤改良效果,实施节水灌溉,了解气候变化对土壤墒情的影响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智能土壤系统是利用相关土壤传感器对土壤的温度,湿度,酸碱度,氮磷钾的含量等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多平台数据推送功能,能对接自主平台,在手机上也能查看现场设备数据及监控视频。但是,现有技术中将土壤的监测数据推送至接收人员后,接收人员仍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推送结果不直观。
为此,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该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将土壤的监测数据推送至接收人员后,接收人员仍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导致推送结果不直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土壤污染数据推送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以及安全报警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获取土壤的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以及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监测数据,并将所述监测数据标记为Jn;其中,n为采集周期的编号,n的取值为1,2,3……N,N为采集周期的总次数;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设定监测阈值,将所述监测数据与所述监测阈值进行比较;
当所述监测数据等于或大于所述监测阈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发送报警信号至所述安全报警模块;
所述安全报警模块接收所述报警信号后,将所述监测数据发送至被监测土壤关联的治理技术员的智能终端;
当所述监测数据小于所述监测阈值时,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监测数据获取土壤系数,并将所述土壤系数发送至所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根据所述监测数据获取土壤系数,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土壤系数标记为Xn,
所述土壤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α为监测数据的修正系数,且α为大于0的实数;J标为监测数据的标准数据,且J标为大于0的实数;
其中,αi为Jin的修正系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i为监测数据的种类;
根据所述土壤系数和土壤检测模型获取波动标签;其中,所述土壤检测模型基于人工智能模型建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未经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5069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元宇宙场景下的交互系统、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防掉槽的放线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