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及光激化学发光多靶标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1781.X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812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律清宇;刘鹏;王叶;江华;孔德聪;黄文华;李倩;姜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543 | 分类号: | G01N33/543;G01N33/53;G01N33/50;G01N21/7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和成 |
地址: | 10085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式微 芯片 激化 发光 靶标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用于光激化学发光多靶标检测,包括芯片主体,所述芯片主体上设有微流控单元,所述微流控单元包括:
第一加样单元,所述第一加样单元包括第一加样腔,所述第一加样腔用于加入待测样品;
反应单元,所述反应单元包括多个反应腔,所述反应腔与所述第一加样腔连通,所述第一加样腔内的待测样品能够进入到所述反应腔内,所述反应腔内预置有第一冻干反应试剂,且至少两个所述反应腔内预置有不同靶标的第一冻干反应试剂;其中,所述第一冻干反应试剂内含有受体微球;
第二加样单元,所述第二加样单元包括相连通的试剂腔和第二加样腔,所述试剂腔内预置有第二冻干反应试剂,所述第二加样腔用于加入复溶液,所述第二加样腔内的复溶液能够进入所述试剂腔内,使所述试剂腔内第二冻干反应试剂复溶,形成第二反应溶液,所述试剂腔还与所述反应单元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冻干反应试剂内含有供体微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分配单元,所述分配单元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加样腔以及所述试剂腔连通,所述分配单元的出口与所述反应腔连通,所述分配单元能够将所述待测样品以及所述第二反应溶液定量分配到所述反应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单元包括分配管道和分配腔,所述分配管道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加样腔以及所述试剂腔连通,所述分配管道上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连接有多个所述分配腔;其中,所述分配腔与所述反应腔一一对应,任一所述分配腔均与一所述反应腔连通;
所述分配管道的出口还连接有废液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缓冲腔,所述缓冲腔的进口与所述第一加样腔以及所述试剂腔连通,所述缓冲腔的出口与所述分配管道的进口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腔通过虹吸管道与所述缓冲腔的进口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道进行亲水修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单元还包括排气单元,所述排气单元包括排气管道和排气孔,所述第一加样腔和所述第二加样腔上均开设有一所述排气孔,所述试剂腔通过所述排气管道与一所述排气孔连接,所述分配管道与一所述排气孔连接;
所述缓冲腔连接有定位孔,实现排气,且所述定位孔能够用于所述芯片主体的定位安装。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冻干反应试剂为抗体偶联受体微球以及生物素化抗体混合并冻干形成的反应试剂,所述第二冻干反应试剂为链霉亲和素偶联供体微球冻干形成的反应试剂。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主体设置有多个,每个所述芯片主体上均设置有一所述微流控单元,全部所述芯片主体能够沿圆周均布于一旋转托盘上;
或者,所述芯片主体上沿圆周均布有多个所述微流控单元,所述芯片主体能够安装于一旋转托盘上。
10.一种光激化学发光多靶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式微流控芯片实施,包括步骤:
S1、将待测样品加入到第一加样腔,并分配到各所述反应腔,与各所述反应腔内的第一冻干反应试剂进行第一反应,形成中间反应液;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反应腔内预置有不同靶标的第一冻干反应试剂,以形成不同靶标的中间反应液;
S2、将第二反应溶液分配到各所述反应腔,与不同靶标的所述中间反应液进行第二反应;
S3、反应完成后,通过检测仪器对各所述反应腔内完成所述第二反应的反应液进行检测,实现多靶标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17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