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退火炉氢尾气回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310510558.3 | 申请日: | 2023-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28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光伟;诸滢;杨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00 | 分类号: | B01D46/00;B01D53/053;B01D53/86;B01D53/46;B01D53/30;B01D53/26;F23G7/06;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退火炉 尾气 回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退火炉氢尾气回收装置,包括三通自动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退火炉体的上端,所述退火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罐;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的一侧,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精过滤器,所述精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脱氧器,所述脱氧器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脱水器,所述净化脱水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器;回流管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氢气母管之间,该尾气回收装置将尾气收集再进行净化提纯,能对回收后气体的质量进行检测,合格的气体通过供氢管道进入机组内循环使用,达到资源重复利用,不合格的气体回流到收集机构中再次进行净化提纯,间接地提高了尾气回收装置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尾气回收技术领域,具体为退火炉氢尾气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退火炉是将金属机件放在不同的退火炉内缓慢加热到一定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以适宜速度冷却的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目的是使经过铸造、锻轧、焊接或切削加工的材料或工件软化,降低硬度改善塑性和韧性,使化学成分均匀化,去除残余应力,或得到预期的物理性能。退火炉在使用时需要注入保护气,退火炉保护气使用后,其纯度变差,且含有粉尘、水、氧、氨等杂质,其不能作为保护气再次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尾气回收装置能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保护利用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6139890B,授权公告日为2019年05月31日,一种冷轧钢板热处理用氮氢混合尾气回收提纯循环利用的装置和方法,根据冷轧钢板热处理尾气中含有的成分和杂质及冷轧钢板热处理用氮氢气体的指标要求,本发明采用尾气前置处理、高压风机增压、催化脱氧、水冷却、终端净化、回流混合气控制前端管道压力及防爆措施的技术路线。该方法特别适用于冷轧钢板热处理用氮氢混合尾气回收提纯循环利用,具有十分良好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
现有的尾气回收装置将尾气收集机构和尾气净化提纯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尾气回收,回收后的气体质量不能保证合格,将不合格的气体通过供氢管道进入机组内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性能,会影响退火炉处理效果,降低尾气回收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退火炉氢尾气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的尾气回收装置将尾气收集机构和尾气净化提纯机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尾气回收,回收后的气体质量不能保证合格,将不合格的气体通过供氢管道进入机组内循环使用降低使用性能,会影响退火炉处理效果,降低尾气回收效率,不能满足使用需求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退火炉氢尾气回收装置,包括退火炉体和输气管道,还包括:
三通自动调节阀,其设置在所述退火炉体的上端,且三通自动调节阀与退火炉体连接为一体,所述退火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的一侧设置有第一缓冲罐;
压缩机,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的一侧,所述压缩机的一侧设置有精过滤器,所述精过滤器的一侧设置有脱氧器,所述脱氧器的一侧设置有净化脱水器,所述净化脱水器的一侧设置有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缓冲罐,所述第二缓冲罐的一端设置有氢气母管,且氢气母管与第二缓冲罐连接为一体,所述三通自动调节阀、罗茨风机、第一缓冲罐、压缩机、精过滤器、脱氧器、净化脱水器、冷却器和第二缓冲罐之间通过输气管道连接;
第一电磁阀,其设置在所述罗茨风机与第一缓冲罐之间的输气管道,且第一电磁阀与输气管道连接为一体;
回流管道,其设置在所述第一缓冲罐与氢气母管之间,且回流管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缓冲罐和氢气母管连接为一体,所述回流管道上设置有第三电磁阀,且第三电磁阀与回流管道连接为一体,所述氢气母管上设置有第四电磁阀,且第四电磁阀与氢气母管连接为一体。
优选的,所述氢气母管上设置有气体测试仪、且气体测试仪与氢气母管连接为一体,所述气体测试仪设置在回流管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退火炉体、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上均设置有气压传感器,且气压传感器与退火炉体、第一缓冲罐和第二缓冲罐连接为一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5105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