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刚柔结合自动伸缩挡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97379.0 | 申请日: | 2023-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71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龙;王臣;于松伟;任静;文靖;曲鸣川;鲁秋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0 | 分类号: | E02B3/10;H02K7/18;F03B13/00;F03B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捷智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31 | 代理人: | 安利霞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结合 自动 伸缩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轨道交通刚柔结合自动伸缩挡水装置,包括梯形挡水台、两个水泥墙、防堵机构和伸缩挡水装置,通过挡水软板的张开和闭合,方便伸缩挡水装置能够上下摆动,调节角度,使得挡水软板、伸缩挡水装置、两个水泥墙能够自主阻挡雨水;同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蜗杆正/反转,就会带动涡轮正/反转,并通过第二连接杆带动两个双凹槽摆动杆正/反转,使得四个圆弧连接杆能够伸展和回缩,方便第二支撑外壳在第三支撑外壳的外壁上下滑动,也方便第一支撑外壳在第二支撑外壳的外壁上下滑动,从而可以调节了伸缩挡水装置的高度,提高了阻挡雨水水位的高度,实现自动化挡水工作,节约了人力资源。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刚柔结合自动伸缩挡水装置。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是属于集多专业、多工种于一身的复杂系统,通常由轨道路线、车站、车辆、维护检修基地、供变电、通信信号、指挥控制中心等组成;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组织、功能实现、安全保证均应遵循有轨道交通的客观规律;在运输组织上要实行集中调度、统一指挥、按运行图组织行车;在功能实现方面,各种有关于专业如线路、车站、隧道、车辆、供电、通信、信号、机电设备及消防系统均应保证状态良好,运行正常;在安全保证方面,主要依靠行车组织和设备正常运行,来保证必要的行车间隔和正确的行车线路;而轨道交通场所,比如地铁车站火车站,是供旅客乘降﹑换乘和候车的场所,给旅客提供舒适,清洁的环境,也是轨道交通路网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物,当暴雨来临时,为了使得乘客行走畅通,需要对地表的雨水进行阻挡处理,避免雨水流入到车站内部影响乘客。
目前,当暴雨来临时,雨水的水位就会快速上涨,并沿着轨道交通场所的出入口流入至轨道交通场所内部,因此,工作人员就会利用到防汛挡板来进行防水处理工作,由于是通过人工手动完成防汛挡板的搭建工作,所以在搭建的过程中,就会耽误工作人员的操作时间,浪费人力资源,也会降低防汛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轨道交通刚柔结合自动伸缩挡水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浪费人力资源和降低防汛效果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轨道交通刚柔结合自动伸缩挡水装置,包括梯形挡水台、两个水泥墙、防堵机构和伸缩挡水装置,所述梯形挡水台的左右两端设有用于挡水工作的水泥墙;
所述防堵机构安装在梯形挡水台的前侧内部,所述防堵机构用于疏通梯形挡水台前侧内部的堵塞物,且通过防堵机构中的叶轮,加快水流的排放流速,同时,通过防堵机构中的带动第二圆轮盘,使得微型发电机发电,并储存在蓄电池的内部;
所述伸缩挡水装置通过三个弧形圆柱转动安装在梯形挡水台后侧,所述伸缩挡水装置用于阻挡雨水,所述伸缩挡水装置中的凹字形挡水板的前端面和隔板的上表面设有用于阻挡雨水和调节伸缩挡水装置角度的挡水软板。
优选的,所述梯形挡水台的中间内部设有隔板,并通过隔板,将分割梯形挡水台的中间内部空间分成上、下两个空间,其中,下侧空间分别安装有蓄电池和智能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防堵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通孔安装座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外壁套接有多个等间距的不完全齿轮,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外壁套设有方形框体,所述方形框体的上下两侧内壁设有多个锯齿柱,且多个锯齿柱与不完全齿轮啮合,多个所述方形框体的前后两端中部焊接有顶杆,多个所述顶杆的外壁靠近方形框体的一侧滑动连接有通孔连接耳,多个所述顶杆靠近方形框体的一侧套设有弹簧,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方形框体和通孔连接耳接触,多个所述不完全齿轮的左右两端焊接有叶轮,且叶轮套接在第一连接杆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侧外壁套接有第一圆轮盘,且第一圆轮盘位于左侧的安装内槽的内部;
所述通孔安装座焊接在左侧的安装内槽的内部,所述通孔安装座的中部贯穿安装有微型发电机,且微型发电机通过顶紧螺栓固定安装在通孔安装座内部,所述微型发电机的电机轴外壁套接有第二圆轮盘,且第二圆轮盘的轮边与第一圆轮盘的轮边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973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