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磁性能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88548.4 | 申请日: | 2023-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6230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2 |
| 发明(设计)人: | 夏雪兰;洪瑾;祁旋;裴英豪;施立发;刘青松;占云高;陈明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60;C22C38/04;C22C38/06;C21D8/12;C21D1/26 |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郭大美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 取向 硅钢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磁性能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冶金技术领域。该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要求按重量百分数包括:C≤0.0025%、Si:0.5%~1.5%、Mn:0.10%~0.30%、0.30%≤Als≤1.0%,P:≤0.05%,Sb:0.04%~0.10%,S≤0.0040%,N≤0.0015%、Ti≤0.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无取向硅钢经过常化处理,通过合理的成分、工艺、织构控制,制得的产品磁导率μsubgt;1.5/50/subgt;和μsubgt;1.5/60/subgt;均在2000Gs/Oe以上,且成品铁损Psubgt;1.5/50/subgt;≤3.5W/kg,Psubgt;1.5/60/subgt;≤4.5W/kg。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高导磁性能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无取向硅钢产品的质量评价指标主要是铁损和磁感。而磁导率,作为无取向硅钢的另一个重要技术指标,对电机的负载电流、温升、效率以及安全性都有较大的影响,其大小直接反应了无取向硅钢的导磁性能。
为了降低无取向硅钢的铁损,通常通过增加Si或Al元素,提高电阻以降低涡流损耗,但同时磁导率也会降低,基本上牌号越高,磁导率越低。现有技术中已有采用二次退火的方式取得较高的磁导率,如专利CN112921164A,但采用常规生产方法在保证低铁损的前提下提高磁导率仍然很难实现。
专利CN103305748A公开了一种具有低铁损和高磁导率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及其制造方法,该钢板的铸坯包含以下成分:Si:0.1~2.0wt%,Al:0.1~1.0wt%,Mn:0.10~1.0wt%,C:≤0.005wt%,P:≤0.2wt%,S:≤0.005wt%,N:≤0.005wt%,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还包括总含量≤0.3wt%的Sn和Sb中的一种或两种,并且该钢板的磁导率满足以下关系式:μ10+μ13+μ15≥13982-586.5P15/50;μ10+μ13+μ15≥10000,其中P15/50是在1.5T磁感强度下50Hz时的铁损;μ10、μ13、μ15分别是50Hz时1.0T、1.3T、1.5T磁感强度下的相对磁导率。其主要是针对与铁损关系更大的μ10的改进,μ15在该公式中占比不到20%,对μ15的改进效果并未直接体现。
专利CN1293261A公开了一种具有高磁导率的非取向电磁钢片及其制造方法,其中钢片的磁导率μ15/60较低,仅要求在1500Gs/Oe以上,该产品磁导率低。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采用常规生产方法难以获得低铁损高磁导率的硅钢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导磁性能无取向硅钢及其制造方法,制得的硅钢同时满足铁损低和磁导率高的性能,μ1.5/50和μ1.5/60均在2000Gs/Oe以上。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高导磁性能无取向硅钢的化学成分要求按重量百分数包括:
C≤0.0025%、Si:0.5%~1.5%、Mn:0.10%~0.30%、0.30%≤Als≤1.0%,P:≤0.05%,Sb:0.04%~0.10%,S≤0.0040%,N≤0.0015%、Ti≤0.0020%,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各元素在钢中的作用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85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