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样瓶自动上料制片机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82115.8 | 申请日: | 2023-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619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1 |
发明(设计)人: | 龙莉;严姗;曹得华;庞宝川;龚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7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彭永念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样 自动 制片 | ||
本申请提供一种采样瓶自动上料制片机,包括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一端设有采样瓶分拣机,采样瓶分拣机上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之间设有信息分拣位,信息分拣位设有寻码工位和打标工位,打标工位一侧设有第一激光打标机,信息分拣位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臂,转动臂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具装置,第二夹具装置夹持采样瓶在各工位之间转运,衔接输送线远离采样瓶分拣机的一端连接制片机,制片机上设有采样瓶缓存托盘,采样瓶缓存托盘上设有多个采样瓶放置孔,衔接输送线一端设有溜管,采样瓶缓存托盘设在溜管下方,解决了采样瓶由分拣机自动放置到制片机采样瓶架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采样瓶自动上料制片机。
背景技术
宫颈细胞采样瓶采集完成后需要集中发送给检测公司机构检测,因此采样瓶公司内部第一个流程便是通过分拣机对瓶身二维码进行扫码,对信息进行分拣筛别,然后增加信息并打上公司内部二维码。
信息分拣完成后,传统的做法是,将采样瓶重新集中装盒,搬运至制片机中,将采样瓶放置在制片机的采样瓶放置架上,进行振荡混合、移液、制片等操作。由于采样瓶数量较多,并且分拣机与制片机放置在同一实验室,距离并不远,重复的装盒、拆盒并不必要,放置采样瓶的过程也特别繁琐,因此整个转运流程效率低且需要人工参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采样瓶自动上料制片机,解决了采样瓶由分拣机自动放置到制片机采样瓶架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样瓶自动上料制片机,包括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一端设有采样瓶分拣机,采样瓶分拣机上输入线体和衔接输送线之间设有信息分拣位,信息分拣位设有寻码工位和打标工位,打标工位一侧设有第一激光打标机,信息分拣位设有可转动的转动臂,转动臂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夹具装置,第二夹具装置夹持采样瓶在各工位之间转运,衔接输送线远离采样瓶分拣机的一端连接制片机,制片机上设有采样瓶缓存托盘,采样瓶缓存托盘上设有多个采样瓶放置孔,衔接输送线一端设有溜管,采样瓶缓存托盘设在溜管下方。
优选的方案中,制片机上设有上料转盘,溜管下方设有十字滑台机构,十字滑台机构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一夹具装置,上料转盘上两端分别设有可与上料转盘分离的采样瓶缓存托盘,两个采样瓶缓存托盘位置可调换,采样瓶缓存托盘下端设有定位柱,第一夹具装置用于夹紧定位柱。
优选的方案中,衔接输送线一端设有挡停台,挡停台上设有挡停板,挡停台两侧分别设有缓存台和第二横移气缸,缓存台设有U型限位壁,第二横移气缸推动挡停台上的采样瓶到U型限位壁内,镂空孔设在缓存台上U型限位壁内。
优选的方案中,缓存台下方设有可移动的插板,插板封堵镂空孔。
优选的方案中,十字滑台机构包括基架,基架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滑台,第一滑台上设有可移动的第二滑台,第二滑台的移动方向与第一滑台垂直,第一夹具装置设在第二滑台上。
优选的方案中,上料转盘上端设有定位凸起,定位柱与定位凸起滑动套接,第二滑台上还设有上挡板,上挡板下端面设有第一磁力板,采样瓶缓存托盘上端面设有第二磁力板,第一磁力板吸附第二磁力板。
优选的方案中,寻码工位设有可转动的转动盘,转动盘上设有定位台阶,转动盘用于放置采样瓶,寻码工位还设有扫码器,扫码器对准采样瓶瓶身。
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夹具装置和第二夹具装置结构相同,夹具装置设有手指气缸,还设有基块和夹紧块,基块和夹紧块各设有楔形面,基块上设有相互垂直并贯穿的第三腰孔和第四腰孔,夹紧块上设有相互垂直并贯穿的第一腰孔和第二腰孔,第一腰孔和第二腰孔沿夹紧块长度方向设有多个,第三腰孔和第四腰孔沿基块长度方向设有多个,还设有多个拉杆装置,第一腰孔和第三腰孔对接部中插有拉杆装置,第二腰孔和第四腰孔对接部中插有拉杆装置,拉杆装置一端拉住基块和夹紧块,拉杆装置另一端设有抵靠夹紧块或基块的第四弹簧,多个拉杆装置相互垂直布置并使得基块和夹紧块的楔形面可滑动的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兰丁智能医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821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