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突变蛋白和羟基酪醇糖苷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44342.1 | 申请日: | 2023-04-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4789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丹;周小洁;罗若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9/10 | 分类号: | C12N9/10;C12N15/54;C12N1/19;C12N15/81;C12P19/44;C12P19/18;C12R1/865 |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302 | 代理人: | 覃毅 |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突变 蛋白 羟基 糖苷 衍生物 合成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糖基转移酶突变蛋白smRrUGT33,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还涉及编码糖基转移酶突变蛋白smRrUGT33的编码基因如SEQ ID No.2所示,将其构建到酿酒酵母细胞株中,可表达突变蛋白smRrUGT33。本发明的突变蛋白smRrUGT33催化的特异性强且催化效率高,采用简单的生物合成手段,可实现高效绿色的糖苷类化合物的生产。并且本发明的突变蛋白smRrUGT33的糖供体杂泛性高,催化多种糖供体生成糖苷化合物,可用于大规模生产多种糖苷类化合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糖基转移酶突变蛋白smRrUGT33和羟基酪醇糖苷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羟基酪醇是一种天然的具有脂溶性、水溶性以及生物活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它主要是以酯化物橄榄苦苷的形式存在于橄榄的各个部位,橄榄苦苷经过水解后可得到游离的羟基酪醇。羟基酪醇基于多羟基结构,在抗氧化,预防肿瘤等多种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例如癌症化学预防、抗动脉粥样硬化、抑制DNA氧化损伤、保护皮肤光损伤以及抗炎等活性,近年来深受生物和医学界的重视。
糖苷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各种植物体中,分布于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中。糖苷的化学结构种类很多,主要有含硫苷、氰醇苷、酚苷类、黄酮苷等。糖基化能够改变小分子化合物的活性、稳定性和溶解性。许多糖苷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例如红景天苷,它存在于植物红景天中,具有抗疲劳、抗衰老、免疫调节、清除自由基等多种生物活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羟基红景天苷属于羟基酪醇的葡萄糖苷化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且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抗增殖和凋亡作用;羟基酪醇β-D-吡喃木糖苷也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降低细胞内ROS水平。研究羟基酪醇可通过发展热门药物分子的下游产物,能够拓宽该药物一系列的衍生物库,有助于在药物使用和药品研发方面提供新的思路。
目前获取糖苷化合物主要从植物中提取或者通过化学合成。但是可利用的植物资源逐渐减少,且植物体中糖苷化合物含量较低,从植物中提取的糖苷化合物成本高,工作量大,且产量远不能满足于人们的需要。化学合成法步骤繁琐,催化剂昂贵,收率低,环境污染严重,而且往往残留少量或痕量的其它有毒化学品,具有不安全性。因此急需寻找新的方法来生产糖苷化合物。
2006年,Mao等在微生物中通过生物转化的方式进行糖基化反应,但是糖基化菌株产量及产率都普遍较低(Mao Z,Shin HD,Chen RR.2006.Engineering the E.coli UDP-glucose synthesis pathway for oligosaccharide synthesis.Biotechnol Prog 22(2):369–374.)。2015年,Frederik De Bruyn等人通过在重组大肠杆菌中引入蔗糖代谢途径,并在糖基转移酶UvGT2作用下,成功获得没食子酸糖基化产物没食子酸吡喃葡萄糖(Frederik De Bruyn,Brecht De Paepe,Jo Maertens,Joeri Beaupreze.Development ofan In Vivo Glucosylation Platform by Coupling Production to Growth:Productionof Phenolic Glucosides by a Glycosyltransferase of VitisVinifera.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12:1594-1603.)。为糖苷化过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较于植物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生物合成技术用于药物分子的制备越来越受到关注。生物合成羟基酪醇糖苷化衍生物是利用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葡萄糖或者生物质水解液为碳源,经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方法。相较于化学合成的方法,生物合成的最大优势是原料便宜、易得,同时满足环境友好,符合绿色制造的理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443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