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呐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310431309.5 | 申请日: | 2023-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488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范勇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7/521 | 分类号: | G01S7/521 |
代理公司: | 上海桓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497 | 代理人: | 李高峰 |
地址: | 650216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西园***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呐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声呐及其制造方法,涉及水下测量领域,所述声呐包括透声罩壳、装配基座、安装平台、被固定地安装于所述安装平台的超声波振子、支承架和旋转驱动机构,所述支承架包括支承板和自所述支承板向下延伸的支承臂,所述安装平台的相对两侧分别被安装于两个所述支承臂的底部,所述透声罩壳被装配于所述装配基座且罩住所述支承架、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超声波振子,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位置相对应的旋转驱动磁石和旋转驱动线圈,两者中的一个被设置于所述装配基座,另一个被设置于所述支承板,当所述旋转驱动线圈被通电时,两者相互配合驱动所述支承架带动所述安装平台和所述超声波振子在所述透声罩壳内转动,以改变所述超声波振子的朝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声呐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声呐在渔业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其能够辅助养殖人员或科研人员快速且准确地找到并追踪鱼群。在公告号为CN111624611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声呐,其具有声呐罩以及被收容于声呐罩的超声波振子和倾斜驱动机构,倾斜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超声波振子的中心轴倾斜和旋转。具体地,声呐罩由上壳体、下壳体和盖体构成,上壳体是在下端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的壳体,下壳体是在上端开口的有底圆筒形的壳体,盖体呈圆板状,用于封闭上壳体的下端开口和下壳体的上端开口,并且声呐罩在盖体和上壳体之间形成上侧收容空间,在盖体和下壳体之间形成下侧收容空间。倾斜旋转机构具有扫描用电机、倾斜用电机以及收容超声波振子的壳体,扫描用电机在上侧收容空间内被配置于盖体的中央部,并且扫描用电机的输出轴贯插在设置于盖体的中央部的通孔中且突出到下侧收容空间,输出轴的顶端连接于呈圆板状的支承板的中央部,在支承板的下表面安装有支承架,支承架具有一对臂部,壳体为一端开口的有底圆筒形,且被安装于连接支承架的两臂部之间的旋转轴。当扫描用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时,支承板、支承架、壳体以及超声波振子以输出轴为中心旋转,伴随于此,从超声波振子输出的超声波W1的照射方向沿输出轴的轴向而变化。倾斜用电机安装在支承架的上端部,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与旋转轴平行设置,在其顶端部安装有小齿轮,小齿轮与安装于壳体的大致半圆形的倾斜齿轮啮合,当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伴随着小齿轮和倾斜齿轮进行转动,壳体和超声波振子以旋转轴为中心倾斜,伴随于此,从超声波振子输出的超声波W1的照射角度也随着超声波振子的旋转而变化。上述这种声呐存在诸多的缺陷。
首先,声呐罩由上壳体、下壳体和盖板构成,上壳体被安装于盖板的上侧,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上侧收容空间,供容纳扫描用电机,下壳体被安装于盖板的下侧,以在两者之间形成下侧收容空间,供容纳支承板、支承架、壳体、超声波振子和倾斜用电机。由此可见,声呐罩具有两个结合位置,即,上壳体和盖板的上侧之间形成一个结合位置,下壳体和盖板的下侧之间形成一个结合位置,这两个结合位置均需要进行水密处理,以在水中使用声呐时避免进行问题出现。可以理解的是,声呐的声呐罩的结合位置越多,对声呐罩进行水密处理的难度越大、成本越高。
其次,声呐采用扫描用电机驱动支承板、支承架、壳体和超声波振子以扫描用电机的输出轴为中心旋转,采用倾斜用电机驱动壳体和超声波振子以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倾斜。由此可见,声呐需要被配置两个电机,这不仅增加声呐的成本,而且导致声呐的体积无法被缩小,并且电机在工作时的噪音难以被有效地控制。
再次,由于声呐需要通过倾斜用电机驱动壳体和超声波振子以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为中心倾斜,因此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需要被设置有小齿轮,壳体的与超声波振子相反的一侧需要被设计成半圆形且设置有倾斜齿轮,并将输出轴的小齿轮和壳体的倾斜齿轮啮合,这样,在倾斜用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时,倾斜用驱动电机驱动壳体带动超声波振子转动。由此可见,壳体只能被设置有一个超声波振动,导致声呐的探测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声呐及其制造方法,其中所述声呐具有良好的水密性,以提高所述声呐在水中被使用时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底鹰深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313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