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310412873.2 | 申请日: | 2023-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79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 发明(设计)人: | 谭诗俊;谭阳春;晋战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镁利好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K19/00 | 分类号: | B62K19/00;B62K19/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王文彬 |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减震 车架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及其制作方法,其包括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包括下管、拱形连接框、坐管以及头管,后车架包括中连接架以及上叉和下叉,拱形连接框包括弧形框以及设置于弧形框两端的平面板,避震器上端设置有与两个平面板铰接的上铰接件,平面板内侧靠近上铰接件的位置设置有延伸至弧形框处的加强筋,两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拱形加强肋,相邻两组拱形加强肋之间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斜向肋连接,拱形加强肋靠近上铰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端部设置有与上铰接件配合的弧形板。本申请避震器对平面板施加的力一部分可以通过拱形加强肋将一部分荷载传递给两端的加强筋,提高拱形连接框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车架作为整个自行车的骨架,最大程度地决定、影响了骑行姿势的正确性和舒适性。车架部件是构成自行车的基本结构体,也是自行车的骨架和主体,其他部件也都是直接或间接安装在车架上的。车架材质从最早的铬钼钢、进化到铝合金、然后是复合材料的运用如碳纤维,其他还有钪合金、镁合金、钛合金等,业者不断研发新材料配方,提升管件与结构设计能力并创新加工技术,只为了让车架更轻、更强、更舒适且更流线美观。
山地自行车一般都安装有避震器,为了便于减震以及减震器的安装,自行车车架分为前车架和后车架,前车架和后车架的底部相互铰接,前车架和后车架的顶部通过避震器连接,使得山地自行车在遇到道路不平的路段时,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能产生相对运动,并通过避震器进行减震和缓冲。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骑行者的重量很大程度上都压在避震器上,因此避震器和车架的连接处的强度尤为重要,特别是避震器和前车架,使得很大的荷载都会压在前车架好避震器的连接处,导致前车架和避震器的连接处容易发生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避震器和前车架连接处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及其制作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的减震车架,包括底部相互铰接的前车架和后车架,所述前车架的中部和后车架的顶部之间通过避震器铰接,所述前车架包括下管、设置于下管顶部的拱形连接框、设置于拱形连接框顶部的坐管以及设置于下管顶部的头管,所述后车架包括与下管铰接的中连接架以及分别设置于中连接架上下两端的上叉和下叉,所述避震器铰接于中连接架和拱形连接框之间,所述拱形连接框包括弧形框以及设置于弧形框两端的平面板,所述避震器上端设置有与两个平面板铰接的上铰接件,所述平面板内侧靠近上铰接件的位置设置有延伸至弧形框处的加强筋,两所述加强筋之间设置有若干组拱形加强肋,相邻两组所述拱形加强肋之间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斜向肋连接,所述拱形加强肋靠近上铰接件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端部设置有与上铰接件配合的弧形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避震器工作时,前车架和后车架之间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为减震缓冲提供空间,加强筋可以提高平面板的强度,还能对平面板和弧形框进行连接,提高平面板和弧形框的连接强度,使荷载可以通过加强筋传递给弧形框。避震器对平面板施加的力一部分可以通过拱形加强肋将一部分荷载传递给两端的加强筋,此外,拱形加强肋的荷载还可以通过两根交叉设置的斜向肋传给另一组拱形加强肋,从而进一步提高拱形连接框的强度。
可选的,所述拱形加强肋包括设置于两平面板之间的若干拱形条以及对若干的拱形条的开口处进行连接的封口条,所述封口条两端均与加强筋连接,所述斜向肋设置于相邻两个封口条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震器对平面板施加的力一部分可以通过弧形板和支撑杆传递给封口条,封口条不但可以将一部分荷载传递给两端的加强筋,还可以传递给上方的若干拱形条,通过拱形条的拱形结构对荷载进行分散。
可选的,所述弧形框两端设置有若干倒置的倒拱形框,所述倒拱形框和拱形条之间设置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两端均与加强筋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镁利好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佛山镁利好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128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