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加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310404458.2 | 申请日: | 2023-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530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发明(设计)人: | 龚圣捷;董世昌;吴逸恺;熊珍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24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王锡麟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设备 | ||
1.一种电加热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杯盖、内胆杯体、塑料外壳、隔热橡胶圈和带有控制电路板的底座,其中:内胆杯体、塑料外壳和隔热橡胶圈由内而外依次设置,底座和杯盖分别设置于两端,内胆杯体的外部设有与底座相连的带状加热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杯体为石英玻璃、微晶玻璃、高硼硅玻璃或蓝宝石玻璃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内胆杯体的底面和外壁面固定电热材料形成三维加热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加热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电热层由内而外依次包括:耐高温粘胶层、金属电极、碳复合材料电热带和石墨片,其中:耐高温粘胶层将金属电极与内胆杯体的加热区的外壁固定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加热设备,其特征是,所述的碳复合材料电热带包括导电碳浆、石墨薄膜、碳纤维、碳黑、石墨烯。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电加热设备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在内胆杯体靠近底座的外侧壁面位置,作为碳复合材料电热层的起始端,涂抹2mm~4mm宽、0.1mm厚、15mm长的耐高温粘胶;
步骤2)在涂抹的耐高温粘胶上,将30mm长、5mm宽、0.1mm厚的紫铜薄片,垂直于碳复合材料电热层的起始位置,横向压放在耐高温粘胶的终止位置处,作为金属电极;
步骤3)在金属电极上面,放置碳复合材料电热层,并确保粘紧;
步骤4)通过张紧力将复合碳复合材料电热层紧固在内胆杯体的外侧壁面上;
步骤5)在内胆杯体外侧壁面碳复合材料电热层的终止端,涂抹2mm~4mm宽、0.1mm厚、15mm长的耐高温粘胶;
步骤6)在涂抹的耐高温粘胶上,将30mm长、5mm宽、0.1mm厚的紫铜薄片,垂直于碳复合材料电热层的终止位置,横向压放在耐高温粘胶的终止位置处,作为金属电极;
步骤7)在金属电极上面,放置碳复合材料电热层,并确保粘紧;
步骤8)在起始端、终止端位置,在金属电极、碳复合材料电热层位置处,覆盖与碳复合材料电热层同宽度的石墨片;
步骤9)在整个碳复合材料电热层复合区域,采用耐高温绝缘胶带,例如聚酰亚胺或特氟龙耐高温绝缘胶带,部分搭接重叠缠绕,搭接量为1mm~5mm,进行电绝缘保护;
步骤10)在整个碳复合材料电热层复合区域,采用保温绝热材料进行包裹,减少热损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步骤11)采用温度传感器、超温保护断路器、电路控制元件,设置多种加热模式,便于控制加热温度或超温保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3104044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